旅遊投資泡沫:天使之後可能遭遇“跳船”
3月12日,杭州西溪。在某旅遊行業峰會現場,萬達文化產業集團副總裁莫躍明被問了這樣一個問題:你認爲2014年旅遊投資有泡沫麼?
這個問題可謂有備而來:2014一年,萬達在全國範圍內收購了11家旅行社,一舉成爲旅遊投資領域的代表性玩家。
“泡沫是有一些。但萬達收購旅行社是產業鏈延展的需要,目標明確。”莫躍明話鋒一轉,“真要說泡沫的話,線上比線下嚴重。”
數據顯示,2011到2014年1-9月,在線旅遊融資事件分別爲16、23、68、85起;就整個旅遊行業的融資金額而言,2014年是190億元——同比增長近100%——而在線旅遊拿到了其中的半數以上。
如果說目前是旅遊創投的狂飆時代,應該沒人反對——然而,越來越多的投資人與莫躍明的判斷趨於一致:這個故事,可能不像看起來那麼美好。
短暫的窗口期
整體而言,2014年中國早期的TMT投融資市場異常火爆。經緯創投合夥人張穎對此的描述是:“所有主流基金都在瘋狂地投資項目。之前不太常見的幾千萬甚至上億美金融資,開始變得極其平常。”其中,在線旅遊也是備受追捧的細分市場之一。
投資人王偉(化名)告訴記者,這一輪資本的狂熱源於移動端的興起——體現在旅遊行業,就是“技術變革引發了用戶行爲的遷移,從而出現了一個系統性的商業機會。”
這打破了以往“PC時代”攜程、藝龍等大型OTA的絕對優勢,創業公司與巨頭突然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
但王偉認爲窗口期不會很長——事實上,失意者確實迅速出現了。“2010年到2012年,如‘今夜酒店特價’、‘酒店達人’這一類創業公司受到了資本的追捧,但最後賣的賣、轉型的轉型,結果都挺慘淡。”
這似乎與迴歸旅遊業的“本質”有關。當移動互聯網改造消費端的紅利趨於消失,如何深度介入旅遊產業鏈成了新的問題——最初樂於宣告自己“不懂旅遊”的創業者們,現在開始熱衷於在旅遊行業論壇上多換兩張名片。
“旅遊依舊是個傳統行業,想做到真正的顛覆很難。”王偉說道。
更殘酷的地方在於,旅遊巨頭們也已經覺醒。諸如攜程創始人樑建章回歸公司、同程高喊“All in無線”等事件接連發生,誰都不願在移動的彎道被後來者超車——於是經過短暫的洗牌,行業格局再次趨於穩定。
在這樣的背景下,創業公司的生存空間愈發逼仄。投資人高山(化名)告訴記者,“他們現在只能在一些邊緣地方,做一些巨頭看不上的事情,慢慢圖謀一些創新。”
經過2014一年的觀察,高山發現很多小而美的旅遊公司大量存在、並且都賺到錢了。“開玩笑地說,求點求線的都賺錢了,求賺錢的基本上都是虧的。”
旅遊產業鏈條中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這同樣需要巨大的創新精神——兩位投資人都這麼認爲。“不一定非要拿VC和PE的錢才叫創業嘛。”高山表示。換句話說,這個行業對於風險投資人正在失去吸引力:你的故事已經講不大了。
“黑暗時代”會來嗎?儘管如此,2014年資本整體對旅遊的興趣卻是有增無減。這是一個鮮明的悖論。
2014年底,經緯創投合夥人張穎的一篇文章在微信朋友圈傳播甚廣,該文的中心思想很清晰:當下創投圈存在嚴重泡沫。
經緯創投合夥人張穎
“國內的VC行業在2011年有過一個短暫的高峰,然後由於窗口期的問題在2012年迅速回冷。幾個月之內,原來可以融資千萬美金的公司在那時砍一半、砍三分之二融資額都融不到。會有很多融不到錢的創業公司將在短暫的黑暗中倒下。”張穎在文中寫道。
這無疑是一幅黑暗的圖景,它會發生在旅遊行業嗎?
“有泡沫是一定的,而且很嚴重。”王偉的觀點相當直白。“但這就好像股市一樣,當你的股票已經在最高位的時候,還是會有很多很多的人進來。現在對旅遊行業的這種砸錢,就是瘋狂。”
高山也給出了相似的判斷:“能進入到A輪B輪階段的旅遊創業公司,會大大的減少。”
“在天使階段,大家投資的成本比較低,只要一個賺了就會把所有的投資成本收回來。”高山說道,“因爲投資人的這種心態,所以拿到天使的企業大量出現。但是到了A輪階段,投資人會重新打量你的商業模式和市場規模。”
資本泡沫則讓這個過程變得更殘酷:拿到天使有多容易,之後投資人的“跳船”也可能有多決絕。“到這個階段,有一個收斂是必然的。現在大家的估值拼的太兇了,很多公司可能過不了這個瓶頸期。”
這樣的判斷,無疑讓投資人變得格外機警。在王偉看來,去年大熱的出境遊已經被資本砸成了一片紅海,周邊遊也僅剩一點機會。“機會相對多一些的,是在某個細分市場做重度垂直。”
而高山認爲,所有針對C端的創業項目都很“擁擠”了。
“旅遊非常複雜,很多的產品並不是標準化的形態,同時旅遊始終是一個低頻次的消費行爲。所以很多公司爲了獲得用戶、留住用戶花費大量成本,包括復購率這幾個指標算下來的話,會呈現一個比較悲慘的數字。”
死與新生
迴歸最重要的問題:有哪些創業公司可能是最先倒下的?
“他們有幾個簡單的特徵。”王偉說道,“用戶留存度低、在產業鏈中價值低,還有團隊背景一般,尤其是融資能力低。”
高山談到了更細節的判斷。“還在大量燒錢去獲得用戶和流量的企業會很危險,尤其是在缺乏大量現金儲備的情況下。”這很容易理解:如果泡沫破滅、資本跳船,缺錢的公司肯定會第一批死亡。
“其次是缺乏資源掌控能力的企業。”高山表示,這與王偉的觀點相當一致——在產業鏈中介入不夠將會很難過,比如單純憑藉特賣等手段崛起的公司。
該觀點也得到過產業層面的驗證:愛旅行CEO袁偉曾經告訴記者,其A輪融資將主要用於供應鏈體系改造;並且在其後的商業規劃中,尾單產品不再是盈利核心板塊。
愛旅行CEO袁偉
“第三是客戶體驗。因爲在這個階段,大家提供的服務內容其實差不多。”高山表示,“但客戶體驗能創造出巨大的差異,如果引用行業外的例子,就是海底撈和其他火鍋的差別。”
同時,高山認爲隨着這一輪旅遊創業投資高潮退卻,風投圈的某些觀點會得到修正——比如對於在線旅遊B2B的認識。
“到目前爲止,投資人在旅遊上還是比較喜歡2C的,因爲2C有爆發力,而2B的話爆發力沒有那麼強。”高山表示,“但2B和2C,一個是外表一個是內在,有一方發展得快的時候,另外一方也會大大加速,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
擁擠與空白永遠是一體兩面——體現在旅遊行業,就是B2B正在悶頭掙錢。“B2B在做兩個事情,一是信息不對稱,二是整個供應鏈效率的提升。C端公司現在打這麼兇,B2B至少能解決你的庫存問題啊。”
事實上,從2006年至今的九年來,在線旅遊B2B只獲得了零星幾次融資——這幾乎是個被資本遺忘的角落。
如果在B2B也迎來窗口期,那麼他們會獲得一次持續多久的機會呢?無論怎樣,這不是一個估值能迅速沖天的細分行業,所以可能不會摔很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