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糞海膽枯竭 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放流5000顆

2023年11月23日澎湖縣/水試所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23日派員在澎湖海域水深2-3米處,潛水放流5千顆海膽苗。(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提供/許逸民澎湖傳真)

2023年11月23日澎湖縣/水試所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23日在澎湖海域水放流的海膽苗大小直徑約2公分。(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提供/許逸民澎湖傳真)

2023年11月23日澎湖縣/水試所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培育出5千顆2公分大小的海膽苗,並在23日派員在澎湖海域放流。(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提供/許逸民澎湖傳真)

因人爲濫捕而在澎湖面臨枯竭的馬糞海膽,繼澎湖宣佈突破完全養殖技術,人工繁養成功,若修法通過就全年可上市後,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今(23日)也表示,在澎湖海域放流5000顆海膽,以維持野生族羣數量,讓海洋資源永續。

澎湖海域的馬糞海膽因其生殖腺備受饕客喜愛,而遭濫捕導致數量銳減,從半世紀前逾2億顆,到現在估計剩下幾萬顆左右。因此澎湖縣政府2007年開始管制馬糞海膽採捕,到2018年因資源持續銳減,原訂每年3.5個月的採捕期縮減至2個月。

只是管制措施只制定禁捕期及採捕大小,卻未總量管制和確實嚴格執法,加上消費市場炒作,因此只要一開放採捕,就是海膽殺戮日,幾天內就馬上被趕盡殺絕,甚至傳出多起民衆爲採海膽而溺斃喪命的不幸事件。

然而以珊瑚礁上藻類爲食的海膽,在一些生態系統中,是維持珊瑚和藻類之間平衡的關鍵,更是海洋生物鏈重要一環。也因此多年來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及澎湖縣政府水產種苗繁殖場,都致力於覆育及放流海膽苗。

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今日就將培育出的5000顆大小2公分左右的海膽苗,在水深2-3米是當海域進行潛水放流,希望覆育出澎湖馬糞海膽野外族羣。不過,爲避免遭到有心人士盜捕,放流地點不再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