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松何以這麼“熱”

金秋十月,是舉辦馬拉松的黃金季節。據不完全統計,僅10月20日當天,全國就有至少20場馬拉松賽事舉行。饒是如此扎堆,仍有不少跑者抱怨“一簽難求”。就拿這個週日就要鳴槍開炮的北京馬拉松來說,報名人數超18萬,再創紀錄,有網友調侃“中籤就像中大獎”。中國馬拉松賽事的火爆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如今的馬拉松,大有城市新潮文化的範兒,但其實它出現在普通人生活中的時間並不算長。過去,它是專業運動員的專屬,直到1988年北京馬拉松“開了個口子”,首設“半馬”“迷你馬”項目,賽道上纔出現了業餘選手的身影。進入21世紀的第2個10年,馬拉松在中國進入快速擴散階段。據官方數據,2011年我國舉辦的馬拉松賽事還只有22場,但到了2017年已井噴至800多場。更令人驚喜的是,2023年我國舉辦的馬拉松賽事數量達到約580場,參賽總人次近550萬,31個省份的500多個縣市都加入了這場“嘉年華”。

從時間線來看,馬拉松在中國的“出圈”曲線斜率,幾乎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速度曲線密切相關。廣爲引用的一項研究結論是,當人均GDP高於3500美元時,人們會選擇靜態文化消費,如看電影等;而超過5000美元時,人們會開始關注健康問題。2011年,我國人均GDP邁過5000美元大關並節節攀升。經濟社會的發展,是“馬拉松熱”在中國出現並持續升溫的主要支撐。

在諸多運動中,跑步似乎是最簡單的。當你腦海中閃過“跑步”的念頭,身體就可以像這個詞語所擁有的含義一樣運動起來。它不需要你有特別的成本投入,只要你有一雙跑鞋,走出家門,就可以馬上開始。沒錯,對於不少人來說,跑步尤其是長距離的跑步是枯燥的、單調的,但那種突破自身極限的快樂、每一步都算數的正反饋,給跑者帶來極大的精神振奮和意志磨練。跑馬,早已突破了強身健體的意義範疇,成爲人們定義自身的一種方式,是生活方式和態度的彰顯。

中國馬拉松賽事漸入佳境,離不開多座城市的熱烈迴應。城市治理者對辦賽樂此不疲,是經濟賬本算出來的,但也不僅僅是。的確,大量跑友的到來,會帶動住宿、餐飲、旅遊等多個行業的發展,這也是最顯而易見的。在主辦方精心設計的跑馬路線中,能爲城市代言的多個經典景點被串珠成鏈,成爲城市形象的新名片和Slogan(標語)。在這個再造的、充滿儀式感的城市空間內,城市文化得到進一步的凝練,不同的人們——不僅是跑道上的跑者,也包括現場或遠程“在場”的旁觀者,對於城市文化達成了某種程度的認同。而這種認同中蘊藏着強大的情感和智慧資源,正是城市未來發展無形但寶貴的財富。

社交媒體上的狂歡和線下消費的火熱,在很多時候,讓人們似乎淡忘了,馬拉松並不是一項普通的健身項目,而是一項競技項目,其追求突破和極限的理念,本身就預示了風險的存在。而且,馬拉松賽事影響範圍廣、牽涉部門多、資源協調難、服務保障要求高,說它是所有賽事中最難管理的也不爲過。由此說,要接住“馬拉松熱”的流量,還真的是要少一些僥倖,多一些對體育精神的敬畏,別一心想着流量變現,只有拿好爲自己量身定製的“劇本”,在賽事管理上下足繡花功夫,從長計議,才能真正釋放馬拉松賽事的累積效應。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