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厝阿明/臺灣2025步入超高齡社會 老人住宅成顯學
房市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朱曼寧攝影
臺灣將在2025年成爲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比突破20%,相關住宅需求也越顯重要,究竟老人住宅跟一般住宅有什麼差別呢?政府設置的老人住宅需要哪些條件才能申請入住呢?阿明今天請來羣義房屋中和捷運加盟店店長陳志旻爲大家說明。
隨着醫療進步,現代人的壽命愈來愈長,臺灣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快速成長,佔總人口比率也持續攀升,已在2018年超過14%,正式成爲高齡社會,並將於明年超過20%,邁向超高齡社會;在此同時,臺灣還有少子化的挑戰,如何讓衆人「好好老去」,已經是無可迴避的重要議題,其中,居住需求是最關鍵基本的要素之一,同時也讓老人住宅議題浮上臺面。
公辦民營老人住宅、社會住宅,均需「排隊」
陳志旻表示,政府目前已有公辦民營老人住宅,以臺北市爲例,就有陽明老人公寓、朱侖老人公寓、中山老人住宅等等,一般而言,老人住宅適合生活能自理的長輩入住,申請方式與收費依各家規定有所不同,不過,因爲申請者衆多,想入住大多得先「排隊」。
政府興建的社會住宅中,也有部分戶數專門留給65歲以上的老人,資格規範相對較嚴,例如名下沒有自有住宅者纔可以申請等等,通常一次租賃期間是3年,如果符合承租條件最長可以租到12年;比較特別的是,若是已有房產的老人,也可以用「換居」的方式,把原本的自有住宅當成社會住宅租給申請民衆,自己再免費去住社會住宅,陳志旻觀察,通常會選這種方案的老人家,大多是原本住在公寓中、爬不動樓梯了,希望換住有電梯的居所。
羣義房屋中和捷運加盟店店長陳志旻(右)。 圖/陳志旻提供
老公寓加裝電梯、賣屋改住養生村,都成風潮
「老人住老公寓」的現象,在臺灣很普遍,但社會住宅的興建或老屋的都更改建卻是緩不濟急,而且也有很多長輩不想搬家、不願意離開熟悉的環境,陳志旻表示,爲了更務實地解決問題,政府也推出了老公寓加裝電梯的補助方案,目前雖然相關案例還沒有很多,但預料未來將會越來越常見。
如果經濟狀況較優,養生村也是好選擇。陳志旻分享,近期就碰到客戶因爲年紀大了,便把原本居住的房屋賣掉,直接搬去養生村居住;他透露,這位客戶入住的是某大集團位於新北市淡水區的養生村,非常高檔,不但每個月要繳交租金,入住前還要先放一筆700萬元的押金,雖然要價不斐,但是該養生村的服務不錯,每天都有規劃各式課程,日常飲食或生活需求都有專人安排,長輩的生活過得相當充實,家人非常安心。
陳志旻認爲,可以預期的是,隨着老年人口愈來愈多,賣屋後轉住養生村的類似案例將會越來越常見。他強調,在思考長者的居住需求時,不但硬體要符合其生理狀況,例如要有電梯、有無障礙空間等等,軟體的相關配套也要顧及,像是長者們需要陪伴與關懷的心理需求,努力朝着讓人人都「老有所居、老有所依」的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