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伯樂或千里馬? 就業環境好誰想離鄉背井當外勞

生活中心/臺北報導

臺灣人才流失問題,成爲各界熱烈討論的焦點,一名在美國NEWAsurion的產品開發部經理蔡孟勳(Brandon),於「YoWureRort有物報告」網站中發表一篇文章,提到臺灣之所以能在幾十年間,變成科技製造代工矽島,靠的就是這些人日以繼夜打造研發、產品、製造跟各種專利,若國內有一個更好的就業環境選擇,又有誰想「離鄉背井當外勞」呢?

Brandon在「臺灣科技業喊人才荒—是沒有千里馬,還是沒有伯樂?」文章中分析,臺灣早期高科技業,就是靠分紅入股制度吸引優秀人才,在後來開始實施員工分紅費用化制度後,企業爲降低對財務報表盈餘衝擊,開始調整獎酬制度,並降低分紅髮放比率。他認爲,當整體收入大幅減少時,還有誰願意賣命?如今這些已經分紅拿飽的元老,用當年打拚江山工時跟投入標準來要求新人時,不是很諷刺嗎?

Brandon還提到,臺灣產業過度注重製造與代工,不只創新的人才難找,就連其他領域的就業選擇也變少,就算回來也不知道能做什麼。他也談到,當其他國際企業,以優渥待遇鼓勵員工到海外市場去開疆闢土時,反觀本土企業卻是能免則免,並竭盡所能的降低成本,舉出差的例子來說,給的出差費之少,光是早餐就用掉一半了,其他還有不尊重員工私人時間,從起飛到回去都是週末,回去後還沒調好時差隔天又要進公司上班。

從登陸火星好奇號駕駛嚴正,到幫美國第一夫人設計禮服吳季剛等,這些都是來自臺灣。Brandon認爲,我們不是沒有高潛力人才,主要是教育出問題,長久以來都不是以啓發爲主,而是把「千里馬天天關起來,不給你吃飽,馬兒抱怨了叫了又不聽,然後期待牠能某一天開竅跑很快,跟自己決定跑的方向。」

再來就是政府的心態,Brandon舉先前新加坡總理尚達,在點出臺灣人才流失的問題後,不是先檢討而是否認、澄清、辯解和自我感覺良好,一整個很魯迅筆下阿Q精神勝利法」。他認爲人往高處爬,從國內移出的專業領域白領,都往薪水更好、市場更大、升遷發展彈性更大、生活品質更好的地方去,因此沒有舞臺跟好的環境,即便是好不容易吸引來的人,之後也會毫不留情的離開。

清大彭明輝年輕一代被四五年級犧牲 還背草莓污名

網評/人才在端得出香蕉冰淇淋的公司

網評/在上海,發現來自北歐跨國企業文化!

網評/去了日本工作,還怕地獄嗎?

週刊/清大畢業生爲何淪爲澳洲屠夫

網評/【臺灣年輕人大逃亡#1】先求有...年輕時薪水不重要?

網評/「人才」眼裡的臺灣:一個剝奪你夢想熱情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