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後的兩岸態勢 寇健文:實際僵局不變

政大國關中心30日上午舉行「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與兩岸關係座談會」,由政大國關中心代理主任王信賢(左3)主持,國防大學中共軍事事務研究所教授馬振坤(左起)、政大政治系與東亞所特聘教授寇健文、政大國關中心兼任研究員劉復國、政大國關心中研究員陳德升、政大國關心中助理研究員曾偉峰出席與談。(記者陳宥菘/攝影)

美國總統大選下週登場,牽動美中臺局勢。政大政治系、東亞所特聘教授寇健文認爲,由於美中臺三方都沒有意願改變現狀,美國大選後的兩岸關係將呈現「口頭善意不變、實際僵局不變」。

政大國關中心30日上午舉行「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與兩岸關係座談會」,邀集多名學者從政治、軍事、區域、經濟等角度分析美國大選後中美及兩岸關係的可能走向。

寇健文在會上指出,目前川普當選可能性較高,但就算賀錦麗當選,美中兩國在科技、貿易、軍事、外交等各方面的競爭的格局基本不變,兩人做法可能會有點不同,但科技供應鏈脫鉤、去風險、出口管制等是不會改變的。

對於兩位候選人帶來的臺美關係,他認爲,賀錦麗大概會「拜規賀隨」,跟盟邦關係維持拜登時期,臺美關係的可預期性相對較高。相反的是,川普不只對付敵人也對付盟友,且以自我、以美國爲中心,不惜犧牲別的國家,若川普當選,臺灣來自美國的政治、經濟壓力與索求可能會增加。

寇健文指出,從中國角度看美中關係,也是以「對抗爲主、合作爲輔」,所以只能管控風險。當中美都認爲處於變動、不安全的狀態,採取的方法就會以鬥爭、對抗爲主。這對政策的影響,就會強調科技自主、擴大軍備、建立內需、擴大外交影響力,因此中國的政策方向也不會改變。

他續指,中國對臺的「兩手策略」也不會改變,但會以「硬的一手」爲主,因爲近年已成功掌握對臺議題的主導權。中共不是不改變,是一直在改變,而是在不發生戰爭的狀態下去改變。對臺灣來說,戰略自主空間是被壓縮的。

此外,臺灣因素也會牽動兩岸與中美互動關係。寇健文以領導人性格切入指出,賴清德總統是理想主義者,且堅持原則,不在原則上讓步,碰到意見不同、有競爭時,就用「鬥爭」的方式,從520上任後的對外關係、兩岸關係處理、內政處理都是如此,所以臺灣內部也沒有改變現狀的動能。

至於如何提升臺灣的戰略自主?寇健文指出,包含能力與意願兩層面。前者包含增加軍購、戰備準備、強化社會韌性,或是增加經濟實力,以及增強與美國的聯盟關係。降低對手使用武力的意願方面,在賴政府不接受「九二共識」,兩岸無法直接溝通的情況下,有些訊息可能夠過美方傳遞,依賴間接性溝通穩定兩岸關係。

他並認爲,賴政府會不斷表達「兩岸、兩國互不隸屬」的概念,但也會考慮不引起中共以強烈手段來應付,用字遣詞時會拿捏,不會隨便超越所謂的「紅線」,在這樣模糊漸進的空間裡,繼續推動自身戰略。整體來看,除非中美兩個大國有大變化,臺灣的戰略會維持現況。

另外,就東亞區域局勢,寇健文提到,韓國總統尹錫悅曾罕見提過臺海議題,表示希望兩岸和平。隨着北朝鮮介入俄烏戰爭,使歐洲的地緣政治跟東北亞的地緣政治連接在一起以後,他認爲韓國將更加重視朝鮮半島的局勢穩定,可能會減少談論臺海議題。

政大政治系、東亞所特聘教授寇健文30日上午在政大國關中心「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與兩岸關係座談會」上表示,由於美中臺三方都沒有意願改變現狀,美國大選後的兩岸關係將呈現「口頭善意不變、實際僵局不變」。(記者陳宥菘/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