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副總統的安撫能否“代表”特朗普?歐洲人心裡沒底

新華社布魯塞爾2月21日新媒體專電記者江華美國總統彭斯20日訪問布魯塞爾。這是特朗普政府上臺後首位美國高官訪問歐盟總部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在與彭斯會談後舉行的記者會上說,他向彭斯拋出了三個問題:美國是否支持基於國際法的國際秩序?美國是否支持基於北約和跨大西洋合作的歐洲安全?美國是否支持歐盟的團結?對此彭斯均給予了肯定的答覆。

但是,美國總統特朗普有關“歐盟是德國工具”“英國 脫歐 偉大”“北約過時”的論調言猶在耳,彭斯的這顆“定心丸”恐怕仍難以令歐盟安心。

歐洲人看來,“不可預測性”是特朗普身上的一個標籤。彭斯的安撫能否“代表”特朗普,歐盟心裡沒譜。自美國大選結束後,歐洲主流輿論一邊倒質疑特朗普的做派政策。畢竟,特朗普在一條推文中完全推翻彭斯在此行中所做的承諾,並非毫不可能。

更何況,美方在北約軍費負擔問題上的強勢表態也引發歐盟不滿。

彭斯日前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重申了美國對北約的“堅定支持”,但依然未改特朗普的口風,要求北約內的歐盟成員軍事支出提高到GDP的2%。歐盟對美方這一“胡蘿蔔加大棒”作風極爲不滿,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在這次會議間隙曾對媒體表示,歐盟的開發援助人道援助也應被視爲一種安全支出,歐盟不會屈服於美國的壓力

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莫蓋里尼18日在慕尼黑安全會議演講中不僅對增加軍事支出的效用提出質疑,還稱即便歐洲國家要增加防務支出,“唯一的方式是通過歐盟”。當前,歐盟正在落實一項歐洲防務基金,以支持成員國合作性防務支出。這表明,美國在北約軍費分擔問題上的“催賬”已經引發歐盟的不滿,後者已在醞釀撇開美國、走自主防務之路。當然,歐盟能不能做成是另一回事。

從深層次看,特朗普對外政策呈現濃重的“美國優先色彩,讓美歐發生衝突概率增加,這讓歐洲人心生不滿。

經貿領域而言,特朗普上臺後,口口聲聲要奉行“美國優先”政策,打壓與其有貿易順差的國家。因此,德國很有可能首當其衝成爲被美國“修理”的歐洲盟國。根據美國商務部數據,2016年美國對歐盟整體商品貿易逆差爲1463億美元,但對德國一國的貿易逆差就高達648億美元。從特朗普的“歐盟是德國工具”“德國操縱歐元匯率”等言論,以及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要以牙還牙的態度來看,未來德美髮生貿易衝突甚至貿易戰並非危言聳聽。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美德如果爆發貿易戰,勢必要影響到整個歐盟。

古人云:“以利相交,利盡則散;以勢相交,勢去則傾;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遠。”美歐這對盟友正在滑進“以利相交”模式雙方會否“利盡則散”,讓我們拭目以待。

(原標題:美國副總統的安撫能否“代表”特朗普?歐洲人心裡沒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