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名校畢業到華爲,第一個月乾硬裝,親友:你之前去的是藍翔?
作者 | 風起堂主人來源 | 風起堂觀察(funqitun)投稿 | funqitown(微信)
有華爲某主管感慨稱,人生有兩大機遇,一是高考,二是加入華爲。
但加入華爲,也即意味從前的一切輝煌歸零,在華爲將一切從零開始。
任正非:進入華爲公司,就沒有“天才少年”這個名詞了,也沒有博士、學士之分,也沒有年輕專家、老專家之分。
01
美國名校畢業進華爲,被親友調侃:你藍翔回來的?
一位畢業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華爲新人,進入華爲後第一個月的工作,是到第一線參與硬裝實踐。
硬裝工作是枯燥乏味的,和施工隊一起的生活條件更是簡陋的。
一臺開起來幾乎隨時可以熄火的老舊工程車,一箱破舊後修修補補過的工具,車裡唯一嶄新的只有等待安裝的通信設備。
從美國名校畢業回來加入華爲,這種生活當然要在朋友圈裡曬一曬。
於是,當他在朋友圈裡面上傳了幾張自己上基站的工作場景照片後,來自父母以及一衆親朋好友的'關懷',卻讓他哭笑不得:“我覺得你之前應該去的不是美國,是藍翔吧?”
很多人想當然的以爲,從美國常春藤名校留學歸來的名校畢業生,走到哪兒都應該自帶光環,但他從充斥着西裝革履和交際酒會的常春藤校園來到灰頭土臉的施工現場,一定會有很大的心理落差。
但其實,作爲一名華爲人,他卻覺得硬裝帶給自己的感受非常特別:這樣的生活似乎與過去的一切都不相關,一整天的體力勞動雖然疲累,但卻簡單而真實,快樂而純粹。
當然,如果說點更偉大的,那就看看手機屏幕上4G信號:“我正在建立一個全聯接的世界,這項任務平凡又偉大。”
其實,這位美國名校留學生加入華爲的初體驗,在華爲並不新鮮。
02
前聯想董事局主席秘書進華爲:從電焊工開始
在華爲,無論你學歷多高,資歷多厚,只要進了華爲,一切歸零。
華爲有兩大晉升通道,一類是專家,一類是管理。
但這兩類晉升的起點,都是在基層。
任正非在致新員工書中有兩點表示:想做專家嗎?一律從基層做起;公司永遠不會提拔一個沒有基層經驗的人做高層管理者。
所以,無論你是社招大牛,還是校招尖子,都得從基層開始。
一位曾任職於華爲人力資源培訓部的前華爲人講述了這樣一個案例(來源於易曉東《任正非:致新員工書》):
一位北京大學計算機博士,在聯想擔任董事局主席柳總的秘書,在朋友的勸說下加入了華爲。
他和他的家人甚至朋友們都以爲,以他這樣的資歷,到華爲怎麼也得有個一官半職,但去了之後,卻感覺人生一下子降到最低谷。
華爲的制度是,進了華爲,就要從基層開始,所以,這位前聯想董事局主席秘書,被安排到華爲南湖做電焊工。
爲了支持他到華爲,太太甚至辭去了國內人人豔羨新某社記者的職務,結果老公卻到華爲做了電焊工!
和他同期加入華爲的一些人當中,很多無法適應這種大起大落的人都離開了。
但是,面對人生最灰暗的時刻,他堅持下來了,不久就被調回總部,之後又從總部到新疆辦事處,再到南通辦事處,成爲分公司管理。
03
東南大學博士到華爲,先幹幾個月剝線工
一個博士到華爲,既要能“上山”做理論研究,也要能“下山”動手實踐。
周曉,東南大學博士,研究方向是計算電磁學理論和電磁超材料研究,畢業時25歲,2016年加入華爲做天線預研工作。
沒有意外,周曉到華爲工作的第一站,是下工廠,配合來國內的外籍專家一起調試天線。
從來沒進過工廠,更沒有多少實際經驗的周曉,動手能力幾乎爲零。
但是,周曉卻被外籍專家的動手能力震撼了。
同軸電纜直徑最大不過1.37毫米,從外絕緣皮、外導體編織層、介質層到內芯共4層,每剝一層都不能傷到其它層,否則線纜就廢了;另外,稍不留神就會把手指劃破。
但是,外籍專家把電纜放到食指上,三下五除二,很快就剝好線、熔好纖,一整套動作下來,乾淨利落!
後來的一個多月時間裡,周曉每天早上和外籍專家一起去工廠,在外籍專家指導下一邊做理論分析,一邊調試天線。期間,無數次練習剝線熔纖技法,終於在付出兩次劃破手指的代價後,掌握了足可以媲美剝線器的剝線技術。
周曉在回憶這段心路歷程時說,其實自己一開始也質疑過,自己一個從事理論研究的博士,每天當“剝線工”的意義在哪裡?每天這樣的輔助工作,什麼時候才能實現自己的個人價值?
在前三個月裡,這種壓力一直伴隨着周曉。
前輩們傳授經驗說,當你在華爲能熬過前三個月,你就能一直“熬”下去了。
於是,周曉就每天晚上用跑步運動來緩解壓力,鼓勵自己一定要熬過去。
三個多月後,項目完成併成功應用於機場和火車站等人羣高密度覆蓋區域,周曉也實現了一次蛻變,成爲華爲在國內做WLAN天線的第一個博士。
後來的幾年裡,周曉也一直堅持,把這一“剝線工”的絕技傳授給每一個新加入團隊的天線博士們。
04
任正非:一絲不苟做好本職工作,就是英雄行爲
當然,並不是所有加入華爲的新員工都能像文中的美國名校留學生、前聯想董事局主席秘書和這位東南大學畢業的博士周曉一樣,很多人適應不了華爲,調整不了心態,就離開了華爲。
華爲前董事長孫亞芳研究過很多離開員工的資料後指出:他們中許多人有一個共同點:缺少平常心。
平常心,就是要忘記自己曾經的輝煌,無論是學歷還是資歷,一切要歸零,從基礎開始,從基層開始。
任正非說過,華爲招聘的系統工程科學家、博士,也是先到產品線,從產品到開發…,再一點點升級上來,不是一來就能夠做規劃的。
任正非建議新員工:要擺正自己的位置,不怕做小角色,纔有可能做大角色。
當然,每一個在華爲歸零的新員工,也包括老員工,其實不必太在意自己好像被“打落凡塵”了,因爲華爲文化是不讓奮鬥者吃虧,不讓雷鋒吃虧。
不僅如此,在華爲,優秀人才和幹部不僅“能上能下”,更“能下能上”(不像國內很多企業,下去了你就上不來了)!
任正非說過,”在華爲,一絲不苟地做好本職工作就是奉獻,就是英雄行爲,就是雷鋒精神。”
某華爲90後銷售工程師說,加入華爲,要做好心理準備,要經得起大起大落,準備好吃苦,準備好麻袋裝錢!
這纔是真正的以奮鬥者爲本。
參考資料:
田濤著《下一個倒下的會不會是華爲》、《華爲訪談錄》、《理念·制度·人》、《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吳春波著《華爲沒有秘密》;吳建國 冀勇慶 《華爲的世界》;易曉東《任正非:致新員工書》 。
注:本號所引述事例均有公開出版物或公開視頻、媒體資料出處,並已註明來源,版權歸原出處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本號會第一時間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