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選十月驚奇兵推之七:洪榮一》形式的兵兇戰危 實際的趨利避害

(圖/美軍)

不論是冷戰時期由華盛頓主導「自由世界、民主陣營」的反共最前哨,或是當前北京所擘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的起點臺灣西太平洋地緣戰略的優勢位置,註定了我們成爲國際間各強權勢力拉攏、覬覦、或垂涎的標的。面對中國崛起的焦慮,美國大力的介入臺灣國防戰略的規畫軍事戰略的執行。面對美國在東海南海的圍堵與挑釁,讓北京更揪心的是如果美軍再度以臺灣爲前進基地,直接威脅的就不只是中國的國防安全,而是更進一步挑戰了中國共產黨執政的正當性

兵棋推演作爲政策設計與戰略規畫時尋找問題、驗證對策釐清盲點的有效工具,本次「美選十月驚奇兵推」,在主辦單位的規畫之下,以過去已公開或未公開的事件爲基礎,設計了一連串大膽刁鑽的想定,嘗試描繪臺美中三方在11月3日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底定前後,臺海周邊區域最詭譎、最棘手的可能發展態勢。

美國參議院6月25日通過的《2021國防授權法案》已經建議美國國防部應該派遣安慰號(USNS Comfort)或仁慈號(USNS Mercy)兩艘美海軍醫療艦停靠臺灣,以執行人道防疫合作任務;然而,「美艦泊臺」依舊是挑動臺美中三方最敏感神經的重要議題。在本次兵推中,管制組以美國海軍阿利伯克驅逐艦馬斯廷號(USS Mustin; DDG 89)因機械故障、停泊於高雄港外海爲起點,展開一連串臺美中三方以各自國家利益爲最高依歸的攻防與協商

美國戰機軍艦在過去30餘年中,分別在不同狀況下降落或靠近過臺灣;如同兵推時「美國組」所言:「美中之間並無任何正式協議來限制美軍使用臺灣的設施,這僅是美方的自我設限。」事實上,在美軍的紀錄中,也的確發生過美艦遭遇機械問題、與海象惡劣的雙重挑戰,而考慮是否必須停靠臺灣港口以待後援的抉擇!

美國與臺灣在軍事上的任何接觸與合作,完全是以美國國家利益爲唯一的指導原則,全般過程必須完全由美國主導,並且依據美國預畫的節奏來進行;任何因爲臺北的「黨同伐異」或「新聞自由」而造成的華府對內政黨間針鋒相對、或對外與北京交鋒齟齬的非預期政治激化與拮抗,皆不待見於美國的決策者執行者

相似的價值觀與意識形態決定了臺美兩國在國家利益的考量上會有更多的交集與共識,但是畢竟是兩個不同的國家,當然無法做到國家利益完全的重疊一致。美國以其超級大國的能量對中國可以採取挑釁、對抗的作爲來爭取其最大的政治利益,然而這種「攻擊、攻擊、再攻擊」的衝撞就應該不是寡民小國的我們可以採取的政策選項吧!

於此同時,國家領導人如何轉變國內激烈「黨同伐異」、與紛雜的政治「負債」,而整合成作爲應對美國協調時用來伸張我們更大利益的政治「資產」,就着實考驗主政者智慧專業。這些高難度的轉化工程在兵推時由管制組所發佈的相關貿易開放與立院攻防的想定中,都獲得了相當程度的討論。

軍事絕對服從於政治!在本次兵推各種民粹、大膽、刁鑽的想定討論中充分獲得驗證。有趣的是透過邏輯、專業的思考與作業,「軍事行動」選項的侷限性與困難度,卻又不約而同的出現在臺美中三方的決策過程中。這個不預期卻有深意的收斂,應該是與當前臺美中三方線上人員在口頭上操作着兵兇戰危的「軍事行動」時,心頭上還是掛念着可能以趨利避害「不戰而勝」的實際狀況是一致的吧!

(作者戰爭學院前兼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