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庫建議採動態威懾迴應陸對臺灰色地帶行動
西方智庫專家認爲面對共軍的滋擾行動應該以非軍事手段強勢反擊。圖爲臺灣漢光演習磐石艦演練共軍入侵臺灣場景。(圖/軍聞社)
臺灣進行了爲期5天的漢光40號演習,以模擬臺軍在面對中國武力攻擊時應採取的各種應戰作爲,許多專家認爲這種演習仍難以應對共軍對臺灣的灰色地帶行動。美國智庫的防務專家發表研究報告認爲,美國與其盟邦必須採取「動態威懾」措施,對北京每一步灰帶地帶行動都做出非軍事性的迴應,在中國尚未跨越紅線前,以各種準備和部署來讓中國相信它無法贏得戰爭。
《美國之音》報導說,2位來自澳大利亞、目前在美國哈德遜研究所做研究的防務專家約翰·李(John Lee)與麥考瑞大學安全研究與犯罪學高級講師拉維娜·李(Lavina Lee)上個月共同發表了《遏阻中國:施加非軍事代價以保存臺灣海峽的和平》(Deterring China: Imposing Nonmilitary Costs to Preserve Peace in the Taiwan Strait),報告中指出,數十年來美國、澳大利亞及其西方盟友都淡化了與中國可能發生衝突的前景,但現在它們都已承認,以獎勵與讓步來管理與中國分歧的做法已經失敗,如今的優先要務是如何阻遏中國,而最清楚也最具急迫性的,就是必須阻止中國對臺用武。
作者認爲,美國及其西方盟友必須對中國採取「動態威懾」(dynamic deterrence),而不是「靜態威懾」(static deterrence),也就是在中國尚未跨越紅線前,以各種準備和部署來試圖說服中國它無法贏得戰爭。如果中國在灰色地帶佔上風,並控制升級的步調和性質,要威懾北京不要邁出跨越紅線的最後一步將變得更加困難。
報告說,美國及其盟友必須讓中國內化一個現實,那就是如果它繼續脅迫臺灣,就會承受日益增加的代價;假如它跨越那條紅線,就將承受無法接受的代價。
約翰.李說,中國目前對臺灣的做法是不斷進入臺灣周邊海域和空域,許多人認爲儘管這是一種脅迫行動,但現狀並沒有因此而改變。不過他認爲事實上並非如此,因爲每一次中國進入臺灣海、空域都是在演練攻臺行動,而且在觀察臺灣或盟友的反應。「如果我們不阻止這些灰色地帶侵擾行動,中國爲什麼要相信臺灣或美國有決心真正去阻止他們跨越紅線?」「如果不迴應,中國跨越那條紅線的可能性將變得更大。」而讓中國付出代價必須是「非軍事性」的,如此是要避免危局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