謎題?浙江良渚文化超級發達卻不知起源?考古新發現揭開風雲變幻
前幾天咱們說過。根據考古發現,良渚古城裡的居民呢,除了貴族和搞宗教的,大多是幹玉器、漆木器、骨角器、石器加工的手藝人。奇怪的是,根本沒農民的影子,良渚社會明顯有城鄉差別。這應該和當時全球氣候變化脫不了干係。氣候一變,人們的經濟模式就改了。
怎麼回事呢
以前是採集狩獵爲主、種稻爲輔,後來稻作農業成了主打。簡單說,好多先民從高地、山崗跑到平原住,生活方式也變成大規模種地了。原來周邊河谷和山前的地不夠種了。好在當時海平面穩定,長江的泥沙呼呼地沉積,太湖平原慢慢就有了。從距今 6000 年起形成的長三角平原,經過了幾百年淡化後,這些地方種稻正合適,周圍的人都往太湖平原跑。把四面八方的遠古先民都吸引過來了。
他們還帶來好多先進技術和新想法,弄出了適合水網平原的堆墩住法和稻田環繞的生產樣式,太湖平原腹地一下子就發展起來了。他們在玉器上刻着對神和祖先的崇敬,在陶罐上畫着生活裡的事情;他們一塊兒打獵、種稻、修水利、建大城,還長途搬家遷移部落。
據專家估算那時候啊,稻作畝產可不高。一畝地也就產 141 公斤糧食,都不到 150 公斤呢。要是村落人口還保持幾十上百人那種老規模。那維持人口需要的稻田距離就太大了,不划算。所以良渚人就把農業生產型聚落拆了。變成一二十人的小聚落。這些聚落之間距離一般是 500 到 1000 米。這樣就形成了密密麻麻分佈的聚落集羣。也由此弄出了早期的江南生活模式,一直影響到現在。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往前翻翻文章看看。
但是
曾有個難題,一直把學界疑惑得不行。江南文明史上,良渚文化一出現,就是高度發達。開局就是王炸般的存在!可這璀璨良渚文化的早期源頭到底在哪呢?難道是隱藏在遠古的神秘角落?亦或是被歲月塵封的驚天秘密?這源頭背後,究竟有着怎樣不爲人知的故事?會不會揭開它,就能改寫整個江南文明的認知呢?
又有新進展
今年 11 月 22 號,“考古中國”聚焦了長江下游區域。這區域在中華文明起源和早期發展裡,可有不少重要考古發現與最新科研成果。按國家文物局“考古中國”重大項目的安排,近期長江下游區域文明模式研究項目一直在推進,成果還挺重要。這項目研究覺得,大概從距今 5800 年起,中華大地各個區域都有明顯社會分化了,文明起源開始加速。能把距今 5800 年到 3500 年分成古國時代和王朝時代倆時代,古國時代還能再分三個小階段。
就說古國時代第一階段,凌家灘遺址在距今 5800 到 5200 年前後。它是良渚文化的源頭,凌家灘和東山村遺址能看出當時有比一般聚落牛且穩定的政治實體,社會進古國第一階段了。古國時代第二階段,約在距今 5200 到 4300 年前後,良渚遺址就是例子。古國時代第三階段,大概是距今 4300 到 3800 年前後。長江中下游地區社會發展慢下來了,中原和北方地區卻突飛猛進,開始新一輪文明化發展,最後形成了以中原爲中心的歷史走向,給中國歷史發展打了基礎。
這些新的考古發現把我國史前先民的厲害智慧和超棒成就,都給亮出來了。環太湖地區史前社會咋一步步變複雜的?又咋走向早期國家形態的?都看得清清楚楚。對長江下游地區文明化進程的研究,還有中華文明咋起源、咋形成的研究,那意義很重大。那麼到底是哪些遺址有這般魔力呢?它們之間的演化是不是像一場精彩絕倫的大戲?是和平過渡還是充滿爭鬥與變革?從一個小村落髮展成龐大的早期國家形態,這中間得歷經多少風雨波折?這些遺址是不是就像散落在歷史長河中的神秘拼圖,等待我們去一一拼湊,還原出那波瀾壯闊的史前畫卷?
各位師友
討論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