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行業,難言週期反轉
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宋昌浩
頭圖 | 視覺中國
在資源、有色等週期股被推上風口浪尖之時,作爲順週期的面板板塊同樣也引起了市場的關注。
受到市場傳言夏普關閉日本產能、以及LGD廣州產線將出售給國內面板廠、以及3月面板價格再次上漲等消息影響,面板企業紛紛衝高大漲。
其中面板雙雄之一的TCL科技在當日直接漲停,另一個號稱A股散戶大本營的京東方也大漲8%。
隨着股價的上行,很多人喊出面板新一輪上行週期到來,All in 面板的口號。
那麼作爲順週期行業的代表,面板行業迎來週期反轉了嗎?
妙投在這裡直接給出觀點,這輪週期不一樣,面板行業尚未迎來上行週期。
面板行業是公認的週期性極強的行業,自2015年以來,面板行業的沉沉浮浮,經歷了兩輪的大週期。
覆盤每一輪週期行業內發生的變化,每一輪週期的起始和發展都離不開供給和需求的超預期變化。
2015年7月到2017年6月爲面板第一輪週期,供給端的超預期變化是影響此輪週期的主要因素。
2015年7月開始,由於供給端8.5代產線的集中投產,使得供給端大幅增加,面板的價格跌跌不休,價格一度跌破面板企業的現金成本。
面板的價格持續下跌至2016年2月,供給端出現了超預期的變化,面板價格纔出現止跌跡象。彼時,中國臺灣發生地震,臺灣作爲面板行業的三大集羣地之一(中國大陸、日韓、中國臺灣),相關的面板產線產能受到影響,面板價格開始逐漸回暖。
之後,三星宣佈將減少7代LCD生產線的運營,逐步淘汰LCD產能,徹底的引爆了這輪面板。
面板產業鏈在過去十幾年中經歷了顯著的變化,在2010年初期,產業鏈還仍是由韓國和中國臺灣主導,但隨後,在國內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中國大陸的面板製造商開始迅速崛起。
而2017年正處於產能逐漸的向大陸轉移的重要節點,彼時,日韓企業在面板領域還有一定的話語權,其產能的變化對於市場的影響還是比較巨大。
在這種背景下,面對大陸面板行業紛紛興建8~10.5代超大尺寸LCD產線,三星考慮到未來中小尺寸LCD將無法避免激烈的價格競爭,在同年開始關閉其面板7代線,使得面板價格呈現較大幅度且堅定持續的上漲。
從價格上看(以32寸面板爲例),本輪景氣週期持續了14個月(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價格於2016年3月觸底,上漲持續2016年12月(9個月),後價格維持高位(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2017年下半年價格開始逐步回落。
價格的下跌和新一輪的供給增加有關,隨着京東方、羣創、惠科光電三條8.5代線陸續量產,使得行業重新陷入供過於求的格局,加上2018年中美貿易爭端則進一步影響了需求的信心,加劇了面板價格的下跌。
2019年6月-2021年7月是面板行業的第二輪週期,和上一輪週期不同的是,本輪週期不僅是供給端的影響,需求端對於面板價格上升的影響更爲顯著。
2019年年初,華星光電T610.5代線的集中投產被認爲是本輪面板週期的起點。由於高世代線的集中投產預期,大尺寸供需矛盾更爲突出,以55寸爲主的TV面板引領了本輪面板價格的首輪下跌。
到2019年下半年,中美貿易摩擦的升溫進一步加劇了需求的預期,55寸面板價格進入第二輪下跌。在此期間,面板廠通過降低稼動率來換取價格的穩定。
從2020年6月份開始,受到疫情的影響,遠程辦公、居家消費需求十分旺盛,特別是北美歐洲地區,相關政府出臺了一攬子經濟刺激措施,爲滿足供不應求的需求,TV品牌廠商不斷補庫存,帶動了整體面板需求的持續性上揚。
隨後,供應側受到疫情影響加大了這輪週期。受到疫情影響,全球出現缺芯情況,而作爲面板的主要原材料之一驅動IC芯片出現短缺,加上另一原材料玻璃基板同樣供應出現問題,面板的價格迎來的恐慌性的上漲。
從2021年7月開始,面板開始逐漸的結束這一上漲週期,隨着供給側高代線產能的持續釋放,以及下游庫存的堆積,面板產品的價格持續下跌。
總結來看,供應端的收縮以及需求端超預期是推動週期的主因。因此,判斷面板行業是否迎來一輪大的週期,對於其供給側的變化、以及需求端的變化至關重要。
那麼,當前供給側和需求側有哪些變化?和前兩輪週期有何不同?面板價格能否持續的上漲?
需求未見明顯回暖,價格上漲難以持續
先說最終結論,從當前供給端和需求端的變化來看,並不支持面板的價格持續上漲。
本輪面板股價上漲,主要是供給端的兩則新聞成爲近期面板行業上漲的導火索。
一是根據多家媒體報道,由於長期處於虧損狀態,夏普正在考慮關停其10代工廠,若關停將帶來大約3%的大尺寸產能減少。
二是據韓媒報道,國內面板廠收購LG廣州工廠或將在4月10日韓議會選舉後落地,LG廣州8.5代線產能220k,約佔大尺寸產能的4%。
如果兩個事件後續落地,供給端的產能將進一步出清,國產廠商話語權將會繼續提升,特別是在大尺寸產能領域,有望達到80%。
在此消息之前,其實面板的價格就已經連續的出現了上漲。究其原因,是在需求端和供給端出現了事件驅動之外的實質變化。
一方面,從供給端來看,和前幾年各家面板搶佔市場不同,隨着日韓的逐漸退出,國內面板的話語權在逐漸的加大。
韓國面板廠市佔率自2016年起逐步下滑,同時大陸面板廠市佔率進一步擴大,2018年大陸面板產能佔比僅爲36%,2022年已增長至54%,產能轉移趨勢明顯。
而隨着國內話語權的加大,面板廠爲了扭轉持續鉅額虧損的困境,23年初開始聚焦經營策略的轉變,“按需生產”、“理性競爭”成爲23年TV面板經營的關鍵詞,面板廠商開始逐漸的通過稼動率的變化來將價格維持高位,從而開始換取利潤。
另一方面,從需求端來看,自春節以來,爲了迎接大型體育賽事需求,品牌採購維持相對強勁。根據AVC數據,1Q24TOP11整機廠採購量環比增長9%至41M,預計2Q24採購量將進一步提升至47M。
供給端的收縮,以及下游品牌的補庫存需求的提升,促使本輪面板價格持續上行,已超過去年同期高點。
但是,從當前情況來看,本輪面板的漲價可能並不會具有太強的持續性。因爲目前看,在供給端和前兩次週期出現了截然不同的現象。
首先,從供給端來看,和2017年相比,產業基本完成了從日韓向國內的轉移。彼時,供給端的收縮主要來自日韓產能的退出,且正處於產能逐漸關閉的初期,在面板領域還有一定的話語權,其產能的變化對於市場的影響仍然較大。
但是目前看,國內企業已經佔據了大尺寸市場的主要份額,海外尚在運行的產線多數已經完成了大部分的資產折舊,期望供給端的繼續大幅收縮的可能性不大。
和2020-2021年相比,供應鏈出問題引起供給收縮的可能性同樣不大。彼時,受到疫情這個巨大的黑天鵝事件影響,玻璃基板以及DDIC芯片短缺,使得供給端受限,在當前階段,供應鏈可能會遇到問題的可能性暫時不會出現。
目前,本輪價格的上漲更主要來自面板廠商主動的限制產能,降低產線的稼動率,也就是說是廠商主動降低供給來推動了供需的變化。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中國大陸三大面板廠京東方、華星光電、惠科計劃在2024年Q1大幅削減產能稼動率,且2月份有春節假期,顯示面板產線的稼動率可能已低至60%。但是隨着3月份以來,面板廠整體稼動率的提升,供給端將會更有彈性。
因此,本輪週期和前兩輪明顯將會不同,在需求沒有爆發性增長的情況下,供給端的增加使得面板的價格難以維持高位。
其次,從需求端來看,來自需求端的復甦力度仍需觀察。面板的下游應用領域主要是電視TV、顯示器、筆記本電腦等幾個領域,其中TV佔比最大,接近75%,因此,TV的復甦對於行業的需求影響巨大。
但是從全球液晶電視的終端出貨量來看,尚未看到有比較明顯的需求復甦支撐,更多的是下游終端提前備貨,補庫存情況拉動了需求的增長,雖然6月份可能會有運動賽事拉動終端需求,但是後續的持續性仍然存疑。
因此,總的來講,目前產業鏈上並沒有被動的去供給情況,供給端仍然保持穩定。目前主要是供給側面板廠商主動通過降低產線稼動率,需求端終端廠商提前備貨補庫存而推動的價格上行,並不具有太強的持續性。(受到國內廠商話語權提升,可以主動的通過降低稼動率來減少供給,價格大跌的可能性同樣不大)
面板能否迎來上行週期,還需持續跟蹤觀察,但至少現在看不到明顯的跡象。面板板塊,追高需謹慎而行。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照,文中信息或所表達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請讀者謹慎作出投資決策。
本內容爲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繫 hezuo@huxi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