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家暴創傷 加害人因忌妒妄想、受害者選擇隱忍
▲面對家暴,可尋求相關機構協助。(圖/達志示意圖)記者趙於婷/整理報導臨牀實務上,針對配偶的親密關係暴力或針對年老父母的虐待情況,常發生在酒癮患者(酒精使用障礙症)的家庭中。依臺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統計,103年被通報、評定爲高危機親密關係暴力及老人虐待、並被放入整個臺北市高危機家庭暴力防治網絡合作機制與處遇的個案數是616案;其中加害人有酒癮、藥癮、嚴重精神病等約佔高危機家暴加害人總數的35%。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鬆德院區於104年執行同時處遇加害人與被害人的「酒癮家庭重建」家暴防治計劃,一邊着力增加患者的疾病症狀穩定與自控性,另外更強化受害者的自我保護功能。醫療團隊也指出深入社區進行家庭心理治療的重要性。家暴加害人:忌妒妄想與失能感知的挫敗低谷尤對親密關係的暴力類型來說,加害人的忌妒妄想症狀等,是促使家暴防治推動困難的主因,忌妒妄想是某些酒癮患者隨長期酒精使用下大腦損傷所致的精神症狀,再者它更可能是患者個人對「失能」、逐漸失卻如丈夫及父親等重要家庭角色扮演、非常低落自尊的心理徵象。案例1:有位病患/加害人縱使在使用精神科藥物的情況下,仍持續存在對妻的忌妒妄想,常在深夜家人熟睡後,強制檢查妻的裸身是否有異,而他認爲妻的身體有異,即是她白天與情人幽會的鐵證,15年來妻處在百口莫辯的折磨中。案力2:一名失業男子對妻子的精神虐待更甚於直接的身體暴力,他不斷要求正努力工作擔負家計的妻子視訊以證明她身邊沒別的男人。工作失利或失去工作的信心,是許多酗酒加害人個案的處境,他們常敏感於妻兒的瞧不起,他們無能體察這怒斥背後、常是妻長期身處丈夫無能改變的痛苦心情。家暴受害者:究竟是保護者或是受害者的角色定位困境一名73歲的母親因擔心不給錢、引發酗酒兒的威脅暴力,以致只能露宿住家外的公寓樓梯間。然而兒子每次出院即用毒,母親對他堅持回家、無法聽勸的長期住院,聲淚俱下,但兒子無動於衷。許多年老母親都是這樣的困難要求兒子改變,甚至對警察與家暴社工的介入感到遲疑,當仔細聆聽,發現她們責怪自己沒能照顧好兒子、擔任「好母親」角色的心理意義,總凌駕於自己對暴力的恐懼害怕;而這種被害人在自己「究竟是保護者、還是受害者」間非常混淆的情況,在10個老人虐待類個案中的年老父母身上特別顯著見到。受暴的年老父母憂鬱情況,顯著高於另組親密關係暴力的妻子們。他們常談及自己的無法快樂、更無能爲未來抱持起希望感、甚至覺得自己的一生很失敗。而他們的不求助、不報警,停留忍受在長期的暴力關係中,或許正源自於她們的憂鬱與失去能動性。酒癮家庭重建 喚起重建家庭的盼望酒癮家庭重建的推行提供了社區中高危機家庭暴力的酒精使用障礙症加害人及家庭,在超過1,500小時的住院中精神評估治療、增進病識的個別認知心理治療、家庭治療以及精神科緊急醫療、居家治療或家庭訪視等。
家暴防治處理應有效性應建立在迴歸病患、家屬所深切關注的家庭關係的重建上,更要運用喚起重建家庭的盼望,來促進加害人接受醫療與控制酒精以及受害人的求助意願。計劃執行過程中,有許多的加害人/病患都會願意爲家庭重新團聚而住院戒癮、因爲孩子的緣故而吃藥、控制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