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衆愛借電子書 出版社憂喜參半

近期受新冠肺炎影響新北市立圖書館借閱電子書冊數較於去年同期成長4成,利用自助借還書機的冊數也增加7%。(新北市立圖書館提供)

日前國家圖書館公佈,根據ISBN碼的申請數,去年全年出版新書數量減少爲36,810種,其中電子書雖然佔總出版量的4.32%,數量卻大幅下滑爲1,591種,較前年減少了2,749種。然而國家圖書館對全國公共圖書館去年的借閱統計卻顯示,電子書借閱成長46.55%。單看這兩個矛盾的數字,似乎顯示雖然民衆愛借電子書,出版社卻沒有意願出版電子書。

然而據多家電子書平臺業者和出版社表示,由於政府單位並未硬性規定電子書籍要申請ISBN碼,ISBN碼並非出電子書的必要條件,所以許多出版社出新書時不會另外再幫電子書申請獨立的ISBN碼,「用ISBN來判斷電子書的出版量,是有問題的。」

從電子書銷售平臺去年的上架數量來看,Readmoo電子書去年因爲持續增加合作的出版社,一年電子書新上架至少15000種,其中包含新書與舊書,上架數量相較往年也持續增加。樂天Kobo也指出,去年上架的電子書數量相較前年增加近兩成,近來也有更多出版社投入資源自制電子書,不再委由平臺轉制,可見出版社對電子書出版態度漸趨積極。

時報出版董事長趙政岷也表示,時報出版的電子書,都沒有再申請獨立的ISBN碼,因此若以ISBN電子書數量下降,判斷出版社不願出電子書,顯然不太合理,「會特別申請ISBN碼的電子書,有可能是個人、一次性的出版者,因爲沒有出紙本實體書,因此需要幫電子書申請。若去年申請ISBN碼的電子書數量下滑,有可能是個人出版量減少了。」

至於圖書館電子書借閱量的增加,是否會影響電子書銷量?一位電子書平臺業者表示,這不是電子書獨有的狀況紙書向來也面臨類似的討論,但購買或借閱從來不是競爭,「我們銷售電子書或書籍,就算排擠效應多少會有,也不能去想到這件事,而是要讓消費者瞭解買書、買電子書的好處,放大自己的優勢。」

趙政岷也表示,雖然以出版社的角度來看,借閱人數增加,甚至超越購書的數量,「的確有點敏感」,但這也代表閱讀風氣提升,「只能說又喜又憂。一方面希望讀者能用購書實際支持出版業,另一方面也希望政府在推動『公共借閱權』之外,也能用更多方式來支持環境對出版產業衝擊,例如公立圖書館可改以原價採購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