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鍾飛騰:亞洲替代供應鏈是配合新冷戰論調

中國大陸專家鍾飛騰撰文指出,近日英國《經濟學人》創造一個新概念—Altasia,他認爲,其實這是配合新冷戰論調的老調重彈。(視覺中國)

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社科院地區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鍾飛騰10日在大陸《環球時報》撰文指出,近日英國《經濟學人》創造一個新概念—Altasia,認爲從日本北海道,經過韓國、臺灣、東協國家、孟加拉,一直延伸到印度西北部古吉拉突邦,這一新月形地帶將取代中國成爲新的「亞洲替代供應鏈」。其實,這是配合新冷戰論調的老調重彈。

《經濟學人》列出5個指標支撐這一構想:第一,2022年前9個月,這14個經濟體對美國的出口額超過6000億美元,與中國對美出口額大體相當。第二,該區域的勞動年齡人口以及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口總和都超過中國。第三,該區域許多國家的工資水準遠低於中國。第四,Altasia的很多成員國也是《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的成員國,這一協定爲中間品的延展提供了制度基礎。第五,很多跨國公司已經將投資從中國轉移出來,並持續增加在新月形地帶的投資。

《經濟學人》還進一步斷言,從理論上講,「亞洲替代供應鏈」內部存在着分工持續深入的足夠空間,但在實踐上能否奏效,還要看地緣政治秩序的進一步發展。實際上,《經濟學人》沒有言明的地緣政治秩序就是中美「戰略博弈」。衆所周知,爲了遏制中國,美國一些人提出「友岸外包」概念,想要在美國的盟友和夥伴之間重新構造新的生產網路,將中國排除出美國主導的國際經濟秩序。「亞洲替代供應鏈」的提出與這種預判如出一轍。

鍾飛騰表示,需要注意的是,這並非《經濟學人》第一次發佈有關外資從中國轉移,並認爲中國喪失全球生產地位的論述。16年前,在一期名爲〈在中國製造的問題〉專題報告中,《經濟學人》已經揣測,「越來越多的公司得出結論,中國不一定是最好的生產地。」

令人驚奇的是,儘管16年過去了,但《經濟學人》似乎仍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無視世界經濟格局的重大轉變和中國經濟的蓬勃發展。從根本上說,世界經濟運轉的邏輯已經發生了重大的變化,而《經濟學人》的所謂「亞洲替代供應鏈」仍是一種地緣經濟和地緣政治的陳舊論調。熟悉歷史的人都知曉,二戰結束後,美國地緣政治學者曾給美國政府建議,在亞洲大陸和海洋世界之間的新月形地帶構築防範蘇聯擴張的機制。如今,在美國政府不斷打壓遏制中國的地緣博弈前景下,《經濟學人》配合這種「新冷戰」論調,試圖進一步在輿論上製造地緣經濟破碎化的前景。

鍾飛騰稱,《經濟學人》在2007年初斷言的跨國公司離開中國,很快被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打破。聯合國貿發會議提供的數據顯示,2007年流入中國的外資達到800億美元,2008年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2011年以後持續多年都保持在1200億美元以上,佔流入亞洲外資的比重也從2007年的15.4%上升至2013年的47.2%。中國領導人在2013年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主動在更大範圍內調配資源,爲全球發展提供更好的國際合作平臺和國際公共品。此後,流入中國的外資還在繼續增長,但流入中國的外資佔流入亞洲的比重在下降,至2020年下降到25.6%。

鍾飛騰分析,從存量看,流入中國的外資佔流入亞洲外資的比重,從1998年的22.0%下跌至2007年的10.3%,但此後反彈並持續上升至2021年的20.9%。放長視線看,2007年恰好是20世紀90年代亞洲金融危機至今的歷史最低點,而《經濟學人》在一個歷史最低點對中國吸收外資的發展前景做出了錯誤的預測。歷史似乎再一次重演,2022年也是國際投資的低潮期,《經濟學人》再度在歷史的低潮期做出這一預測,重蹈覆轍。

鍾飛騰強調,更爲重要的是,《經濟學人》在製造 「亞洲替代供應鏈」這個概念時,對亞洲供應鏈的核心競爭力所在缺乏充分認識,也無視中國爲周邊國家提供市場、發展機會以及核心零組件等方面的不可替代作用,而側重於將其他國家與中國的發展割裂,製造地緣經濟的分裂和破碎化。應該說,全球製造業正在經歷變革,美國等一直在推動製造業、產業鏈回遷,但到目前爲止全球製造業重心繼續東移的趨勢正在不斷加強。有研究表明,在不斷變動的亞洲供應鏈中,東協在勞動密集型產品方面的市場佔比在擴大,而中國正成爲一個價值更高的零組件供應中心,中國企業流入東協製造業的資金也在迅速增長,進一步增強了兩個經濟體之間的供應鏈連通性。

鍾飛騰指出,實際上,隨着中國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統一大市場進一步完善,決定外資流入的因素也在發生變化。在早期發展階段,工資水準和人口紅利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資中國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但目前階段超大規模的市場和更優的營商環境吸引力更大,特別是中國政府構建高水準開放格局的政策佈局,將進一步提升外資在中國的營利前景,也會進一步密切和周邊經濟體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