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黑蘇聯的謠傳:素質差、文化低,二戰“文盲”軍團滅掉了德國

提起二戰中的德軍,人們總是習慣於將善戰、高素質、紀律性強、高文化水平等衆多標籤貼在他們身上。但提起二戰中的蘇軍,其風評相比德國同行們就差了很多。不少人都認爲二戰時的蘇聯紅軍教育水平低、素質差,甚至到處充斥着文盲、半文盲,是典型的“毫無文化修養”野蠻軍隊。

如今的互聯網上,更是存在大量“蘇軍步兵因爲文盲太多,不會操作和維護自動、半自動武器”等等類似的段子,以說明蘇軍是一支烏合之衆。

那麼,事實真是如此嗎?二戰中的蘇聯紅軍真的是由大量的文盲和半文盲組成的嗎?

上圖_ 二戰蘇軍

蘇聯二戰前的國民教育情況

要想回答上述問題,我們必須首先清楚蘇聯在二戰前的國民教育情況。

十月革命後的第三天(1917年11月 9日),蘇俄政府就建立國家教育部, 教育部部長盧納察爾斯基當天發表《告人民書》,提出新政府將實施免費的普及義務教育。1918年1月,紅色政權進一步規定義務教育爲第一階段爲 5 年小學,第二階段爲 4 年中學,並廢除沙俄不平等的教育體系,明確全國各民族、各適齡男女都有接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並實施男女同校。同時,蘇俄在各地廣泛建立文化教育組織,增加教育經費、培養師資力量。

上圖_ 1928年的蘇聯農場小學上課場景

內戰結束後,隨着國內形勢趨於穩定,蘇聯的教育事業迎來了一個發展高峰。到1932年,全國成年男性的識字率,由沙俄時代的11.2%上升至78.4%,成年女子的識字率突破了50%的大關。

1936年,蘇聯頒佈了新《憲法》,宣佈正式建成社會主義國家。同時,在教育層面,又規定除義務教育外,每個公民還擁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權利。隨着一五、二五計劃的實施,各行各業,尤其是工業領域急需大量專業性的技術人才,蘇聯教育事業又迎來了一個發展高峰。

在此期間,蘇聯不僅基本實現了城市適齡男女的義務教育普及,在邊疆地區的集體農莊也達到了學齡兒童至少完成4年小學學習的教育水平。同時,蘇聯集中人力物力財力,下大力氣進行高等院校建設。1914年,沙俄全國只擁有95所高等院校和同級別的研究機構。而到1939年,蘇聯已擁有超過750所高等院校及研究機構。正是得益於此,大量專業化、高素質人才得以不斷涌現,從而有效助推蘇聯工業化建設走上“快車道”,並僅用了十年時間,便一舉成爲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工業國。

上圖_ 1923年,一座木匠學校的畢業照,許多人穿着西裝和襯衣

戰爭期間蘇軍官兵的真實文化水平

當了解完二戰之前蘇聯的國民教育情況,我們便不難對蘇軍兵源的整體文化素質水平有一個的概括性的認識。可以說,在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之前入伍的紅軍官兵,絕大部分都享受到了蘇聯教育事業飛速發展所帶來的“紅利”。雖然由於巨大的體量關係,紅軍各級部隊間難免存在官兵文化水平良莠不齊的情況,但如果說有大量的文盲、半文盲充斥其間,那肯定是違背史實的。

大家所熟知的蘇軍王牌女狙擊手中柳德米拉˙帕夫柳琴科,其在入伍前便就讀於基輔國立大學歷史系,即便用今天的眼光看那也是標準的高材生,而同期很多西方國家甚至還不招收本科女生。

上圖_ 柳德米拉·米哈伊爾洛夫娜·帕夫利琴科,蘇聯狙擊手,曾狙殺309名德軍,其中包括36名德軍狙擊手

據蘇軍內部統計,1941年3月,工農紅軍陸軍各步兵師指揮幹部及政工幹部中,有1.77%接受過本科及以上高等教育(含繼續教育,下同),11.35%接受過大、中專或同級技術院校教育,剩餘都接受過9年義務教育;

軍士和士兵中,有1.05%接受過本科及以上高等教育,9.98%接受過大、中專或同級技術院校教育,其餘大多上完了9年義務教育,未完成9年義務教育的只佔3.13%。

而在通信兵、防空兵、裝甲兵、空降兵等技術兵種中,官兵文化程度更高,例如著名的第7坦克師,有2.02%的軍官和1.39%的軍士、士兵接受過高等教育,未完成9年義務教育的全師僅158人。

和英法德這些具有成熟教育體系且運轉了百餘年的國家相比,由於蘇聯僅僅經歷了20餘年的建設(期間還經歷了內戰和蘇波戰爭),蘇軍整體文化水平不能算很高,尤其是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員比重偏低,但也絕非到處都是文盲。

上圖_ 1923年, 蘇聯一座軍事航空學院的機械實驗室的學生

當然,由於蘇軍在蘇德戰爭初期遭受了慘重的損失。蘇軍不得已只得大幅度放寬兵員徵召條件以彌補減員、維持戰局,這當然會導致部隊文化素養有所下降。但這個下降,也只是和戰前相比。因爲得益於全民教育水平的提升,就算補充兵員的文化素養再差,也不是說就低到了文盲或者半文盲的水平。

新中國上映的第一部譯製片、以蘇軍著名戰鬥英雄馬特索洛夫的生平事蹟改編的《普通一兵》,裡面就有一個情節:當連長問求兩數和的立方的公式是什麼,馬特索洛夫很快便答了上來。作爲1942年11月被徵召入伍的一名新兵,馬特索洛夫尚且讀完了中學,並還曾在兒童勞動院擔任過助理教員。由點及面來看,即便是戰爭途中被倉促徵發加入紅軍的人,也絕對不可能都是些文盲或半文盲。

上圖_ 《普通一兵》電影海報

文化素養只是戰鬥力的一方面,但不是決定性因素

文化素養是軍隊戰鬥力強弱的一個因素,但它絕不是決定性因素。一支軍隊官兵的文化水平不高,也絕不能就此判斷這支部隊戰鬥力不強、是烏合之衆。志願軍的文化水平和二戰時的蘇軍相比、和對手聯合國軍相比孰高孰低不用多說,但最可愛的人還不是創造了從鴨綠江打到三八線的軍事奇蹟。

冷戰時期,遠比二戰蘇軍文化素養低的第三世界國家的官兵們,依舊可以熟練操作比二戰時更爲複雜的新式裝備擊敗美、英、法等西方強國軍隊,誰說文化低就不能使用半自動和自動武器了。

直到今天,在遍佈全球的各類武裝衝突中,我們似乎也沒有聽說過哪個武裝力量因爲沒接受過正規教育、文化水平低而不會開槍放炮。

上圖_ 攻入德國柏林的蘇軍

應當說到了戰爭後期,因爲國內對兵源的開發已到極限,巨大的戰爭傷亡加上對於法西斯入侵者的無比仇恨,導致蘇軍在攻入德國境內時表現出與現代文明觀念十分不相符的軍紀和軍容風貌。但是,即便存在這樣或那樣的野蠻行爲,也不能就此認定蘇軍是充斥着文盲的烏合之衆。

如果沒有全民性義務教育的普及、國民整體文化水平的提升和大量專業人才的涌現,蘇聯不僅無法完成國家工業化建設,更無法爲衛國戰爭提供充足的人力支撐。如果沒有與國家人口狀況相匹配的教育制度,即便有再多的人,這些人非但不是財富,反而是巨大的負擔,沙俄就在這方面上提供了典型的反面教材。

而蘇聯卻一以貫之地大力發展國家教育,並在戰爭中不斷向對手和盟國學習,最終使蘇軍的整體技戰術水平得到巨大進步,最後得以攻滅法西斯、成爲世界性的超級大國。

上圖_ 鐵幕分割歐洲

二戰後西方各國爲了其既得利益,利用掌握世界輿論話語權這一優勢,不斷炮製詆譭、污衊蘇聯及蘇軍的各種宣傳報道,企圖醜化蘇聯形象,宣揚自身的優越性。

冷戰期間,西方國家對蘇聯紅軍在二戰中的巨大犧牲及爲贏取勝利所起到的中流砥柱作用閉口不提,卻將紅軍的英勇和強大抹黑爲笨拙與低能,將蘇聯的勝利說成是“人海戰術”的結果。西方媒體鼓吹蘇德進攻波蘭挑起二戰,卻全然不提自己的綏靖政策和犧牲弱小國家的做法導致了二戰的爆發與升級。因此,認真、客觀、實事求是地瞭解歷史的真相,不僅是求知求學的必然要求,對於今天我們的發展建設同樣具有相當的借鑑意義。

作者:林森 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

[1]徐焰《鐵血蘇德》

[2]戴維•M.格蘭茨《泥足巨人:蘇德戰爭前夕的蘇聯軍隊》

[3]伏羅希洛夫總參軍事學院《偉大衛國戰爭初期:結論和教訓》

[4]V.E.克羅利《勝利的代價:神話與事實》(《斯拉夫軍事研究雜誌》第9期第2冊)

[5]R.R.里斯《斯大林的頑強戰士:紅軍的社會史,1925—1941》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