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財論道:如何守護“舌尖上的食品安全”?
本報評論員 胡光旗
澱粉腸問題,讓食品安全這一“老問題”,又重新獲得了“新熱度”。儘管是部分無良廠家以次充好,結果卻導致相關行業再度遭遇到信任危機。
在食品行業中,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尤爲明顯。食品生產者在生產過程中使用的原材料、配方、添加劑以及具體的製作工序等,儘管有相關披露,但廣大消費者仍面較高信息壁壘,面對如此之難的信息驗證,往往只能選擇“不吃”這個無奈卻又最簡單高效的辦法保障自身權益。
面對此次信任危機,不少澱粉腸生產廠家與攤主選擇“自證清白”。先有澱粉腸生產者主動出示證明書,再有生產廠家紛紛在直播中開吃澱粉腸,力證自家產品清白。很明顯,部分無良廠家的問題,引發消費者對整體行業的不信任,導致大部分安守本分、合規經營的廠家遭到“誤傷”,發生“劣幣驅逐良幣”的後果。消費者信任崩塌之後的“無奈自救”,既費時、又耗力,是市場經濟中在自我修復過程中引發的效率損失。
那麼,究竟如何避免“劣幣驅逐良幣”的再度發生?究竟應當如何兼顧“舌尖上的中國”與“食品安全的中國”?究竟應當如何引入機制設計來規範食品生產行爲,重建消費者信任?面對這一連串的“靈魂拷問”,答案或許清晰可見:大力發展食品安全檢測,實施食品源頭及生產“全過程+全週期”可追溯,監管部門儘速制定行業標準,健全行業規範,對違法生產者予以“重拳出擊”,維護消費者權益,徹底打破供需雙方信息壁壘,增進相互信任,纔是讓生產者幹得舒心、消費者吃得放心的治本之策。
應當看到,發展輕便、高速、快捷的食品安全檢測技術,研發消費者能夠自己進行食品安全檢測的創新型產品,既能夠倒逼食品生產者自覺按照標準與工藝進行生產,又能夠使消費者打消顧慮,放心購買。從本質來講,革新食品安全檢測技術,也是在發展新質生產力。新質生產力其實也厚植於我們平日生活的一點一滴。使用先進技術,對傳統行業實現深度賦能,激發傳統產業新動力,爲行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本就是新質生產力的內在要義之一。
面對食品安全問題的又一次拷問,食品生產廠家也要脫下神秘的面紗,通過“網絡直播”與“透明車間”等形式,取信於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