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風雲-陸避釋義九段線 防仲裁偏袒

2015年10月在臺舉辦的「南海仲裁案近期發展與其意涵」國際閉門學術研討會。(政大臺灣安全研究中心提供)

大陸外長王毅稱南海非軍事化需有關域內和域外國家一道作出努力。(中新社)

菲律賓總統艾奎諾在南海議題與中國角力。(新華社)

彙集中、菲等多國來臺參與南海研討會的發言紀錄。(記者張國威攝)

浙江大學海洋法律治理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鄒克淵表示,中國在南海仲裁案的立場上,並不想過分強調「九段線」,以避免造成荷蘭海牙國際仲裁庭的整個仲裁過程,偏向對「九段線」做出解釋。他還指出,中國在法理上還是必須接受仲裁結果,因此從仲裁庭判定對此案具有管轄權的那一刻起,就已對中方的南海主權主張造成了致命性的傷害。

鄒克淵曾於2015年10月來臺北參加「南海仲裁案近期發展與其意涵」國際研討會;他表示,中方在對南海仲裁案的立場文件上,並未解釋九段線的法律基礎及出示相關歷史證據,除是因爲中方尚未清楚國際仲裁對證據的使用程度及範圍,也是因爲中方尚未找到相關在國際法上站得住腳的鐵證。

強調九段線更招反感

鄒克淵指出,中方認爲基於「九段線」此一歷史證據在南海行使如開發海洋資源、建造人工設施等法定權力的同時,也引起了國際社會質疑「九段線」主張是否與主權及海事權利相關;因此中方認爲過度強調「九段線」的重要及歷史權益,會更容易招致國際社會的反感,這不符合中方利益。

中國有義務接受仲裁

南海仲裁結果將於5至6月間出爐,中方將如何應對?鄒克淵表示,儘管中國不接受國際仲裁庭對南海仲裁案有管轄權,也不承認仲裁結果對中國造成的連帶影響,但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國仍是此案的法定參與方,也有義務接受仲裁結果。鄒克淵指出,重點不在於中方對仲裁結果會做出何種反應,在於此案的進行,早已確定會對中國的南海主權聲索及海事權力造成致命性的傷害。

小 靈 通

《南海法律戰》論文集

儘管臺灣對南海仲裁迄今低調應對,但外交部門早已鴨子划水,展開沙盤推演。《南海法律戰》論文集主要是針對仲裁案的第一份裁決內容,邀集十國專家,一同針對南海仲裁案的法理內容和外交與安全面向進行分析,藉此深化我國在南海議題的發言權,建構南海討論平臺,促進合作,從這本書也可一窺詭譎國際情勢中,各國的角力,民衆可瀏覽scstt.org網站了解。(張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