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又將成新博弈點?美國聚集盟友開始發力了丨北京觀察

(原標題:南海又將成新博弈點?美國聚集盟友開始發力了丨北京觀察)

週一是南海仲裁案所謂裁決五週年的日子。

當天外交記者會上,記者提問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關於美國國務卿林肯對南海仲裁案所謂裁決的聲明。趙立堅足足迴應了1345字,列了六大點,既嚴正表明中方在南海的主權和權益,又戳破美方違背自身承諾、且蓄意挑撥地區國家關係的意圖。

趙立堅指出,南海仲裁案違背“國家同意”原則,仲裁庭越權審理、枉法裁判,在事實認定和法律適用上存在嚴重謬誤,違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和國際法,所作裁決是非法的、無效的,是廢紙一張。

5年前,該裁決宣佈中國在南海的大範圍主權要求“無效”。中方表示不接受、不承認該裁決。

儘管在裁決出來後,有菲律賓媒體稱,美國是這個南海仲裁案的幕後推手。但美國政府當時予以否認,並表示“不會在這場衝突中偏向任何一方”。

5年後,不僅美國一改其“中立”立場德國加拿大也出來幫腔,菲律賓外長洛欽發表電視講話,專門“紀念”裁決五週年。

5年前所謂的裁決在南海周邊國家掀起的波濤,蕩延至今。5年後,美國想聯合盟友,藉此掀起新一輪反華浪潮。

今天(7月12日)上午,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德國駐菲律賓大使、加拿大駐菲律賓大使紛紛就南海仲裁案所謂裁決五週年發文,三人像商量好了似的,每人發文間隔時間一小時左右,內容也大同小異,核心思想都是——“支持菲律賓,支持南海仲裁案的裁決。”

“今天很熱鬧,”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劉暢對深圳衛視新聞記者表示,“拜登政府上半年在凝聚盟友力量,下半年是驗收‘價值觀外交’成果的時候了。像此前的新疆問題一樣,這次美國又拉攏盟友,集中火力同時發聲,營造一種聲勢。”

在同時就南海仲裁案所謂裁決的發聲裡,美、德、加三國近期跟中方的不同互動也倒映在其中。

先說德國。7月6日,國務委員國防部長魏鳳和同德國國防部長卡倫鮑爾視頻通話。

外媒報道稱,卡倫鮑爾表示,兩人討論了南海局勢,包括德國即將在南海部署一艘護衛艦的問題。卡倫鮑爾又“提醒”對方,維護2016年南海仲裁案所謂裁決的重要性。

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注意到,中國國防部發布的消息稿顯示,卡倫鮑爾對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表示祝賀。德方願與中方加強溝通、增進互信,共同應對各種全球性問題和挑戰

劉暢分析,德國追求自主的外交政策,因此和美立場有相同有不同。德國已經出臺了“印太戰略,向亞太派護衛艦是實施戰略的具體體現。英國脫歐之後,德國在歐盟中的地位在上升,對中國有軟有硬也能是德國鞏固自身在歐盟中地位的舉措。護衛艦本身是象徵意義的,很難掀起風浪,更多是表明德國要趕上“印太”的風潮。

再說加拿大。

在今天外交部記者會上,就有一個關於加拿大與中方“互動”的提問。

有記者問到,近日,加拿大、澳大利亞常駐日內瓦代表團舉辦名爲“加強國際合作,反對在國家關係中使用任意拘押”視頻會議,稱以脅迫外國目標的任意拘押行爲不可接受。

趙立堅對此迴應說,談到任意拘押,孟晚舟事件就是一起典型案例。加拿大將沒有違反任何加法律的中國公民拘押至今,公然充當美國打壓中國高技術企業和華爲公司的幫兇,這恰恰是“以脅迫外國爲目標的任意拘押行爲”。

最後,說說美國。

自拜登上任後,短短半年時間,新疆、臺灣、香港,這些涉及中國主權安全核心利益議題,美國都挑了個遍,對華“脫鉤”、科技封鎖、疫情溯源,特朗普政府曾經對華攻擊的熱點,拜登一個也沒落,甚至更勝於特朗普,聯合盟友,借人權議題大搞制裁。

而在南海問題上,拜登政府頻繁派軍機、軍艦現身南海,進行偵察挑釁活動。趙立堅今天在記者會上表示,今年以來,美方對華海空抵近偵察近2000次,針對中國的大規模海上軍演超過20次。

今天(7月12日),美軍“本福德”號導彈驅逐艦未經中國政府批准,擅自闖入中國西沙領海。南部戰區新聞發言人對此發表談話,“否則由此引發的一切後果由美方承擔。”

“拜登政府跟特朗普不同的是,反華會搞‘統一戰線’,多對一。”劉暢認爲,“拜登擅長外交,因此在遏制中國方面,比特朗普走得更快,出招更準。”

不過,在美國對華博弈不斷加劇的背景下,上週,美國一些人士則開始對華釋放緩和信號。

據《南華早報》報道,有美國“亞洲沙皇”之稱的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專員坎貝爾,6日在一場座談會上表示,美國和中國可以“和平共存“,兩國關係不應被視爲“新冷戰”;他還表示,美國會維持堅實的美臺“非官方關係”,但不支持“臺獨”。這番話被解讀爲爲中美關係暖風,有意緩和雙方的敵對氣氛。

據美國政治新聞網(Politico)7日報道,美國40多個進步團體致信總統拜登和國會議員,呼籲美國政客優先考慮與中國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的合作,並抑制對華採取對抗態度。

坎貝爾主動表態不支持“臺獨”,看起來爲臺海問題降溫。但藉着南海仲裁案所謂裁決五週年,南海問題即將成爲中美新的博弈點。

劉暢分析,拜登政府知道中美關係的紅線不能碰也不敢碰,但還會搞小動作。南海問題是美國運籌“印太戰略”的重點議題之一。

而南海問題,即將在下個月迎來一波高潮。

8月份,英國的“伊麗莎白”航母編隊,德國的護衛艦,都預計會到南海。

“到時候,美日印澳‘四邊機制’,再叫上英、法、德、加拿大,甚至叫上菲律賓,搞聯合軍演,也是很有可能的。”劉暢表示,拜登政府上半年整合了歐洲的盟友,下半年主要經營印太。而在上半年,當拜登全副精力放在歐洲時,還召開了第一次“四邊機制”峰會,並建立了工作組。

“相當於把‘四邊機制’實化了、功能化了,將來在軍事、抗疫、供應鏈、數字經濟方面可能做些更實在的事。第一次‘四邊機制’線上峰會上就明確講,今年年內會開第二次峰會,而且是線下的。印太毫無疑問是拜登外交的重點,目前已經圍繞‘四邊機制’做了一系列鋪墊,接下來很可能搞軍演。”劉暢分析。

美國要挑動南海議題,菲律賓會如何接招?

六月底,菲律賓國內就有勢力在爲南海仲裁的5週年紀念日造勢。菲律賓參議員漢迪夫洛斯提案稱,希望將每年7月12日定爲所謂“勝利日”,以紀念菲律賓在所謂裁決中“勝出”。

今年5月,在面對反對陣營指責“在南海主權議題立場軟弱”,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反擊表示,在現實生活中,“那張紙(南海仲裁裁決)在國家間什麼都不是”,“那只是一張紙,我會把它扔到廢紙簍”。

劉暢分析,南海問題在菲律賓很熱,美國和菲律賓國內的親美派,都極力把杜特爾特塑造爲“親華派”,即爲了經濟利益,不惜出賣菲律賓的主權領土利益。

杜特爾特任期還剩一年,按照菲律賓的政治制度,杜特爾特將不能再連任。

領土問題很容易引發民族主義情緒,菲律賓國內的親美派會利用南海問題來挑戰杜特爾特。”劉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