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C不獨立 不如裁撤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在這個政黨色彩高度影響政治氛圍的時代,民進黨政府在媒體監管方面的行徑尤其值得我們關注。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的最新人事變動,再次揭開了政府「獨立機關」名義下的黨派操作真相,這不僅是對臺灣民主的嘲諷,更是對公衆信任的嚴重挑戰。
首先,讓我們看看最近的一次人事風波。原本由臺經院的劉柏立擬任NCC主委,一位擁有豐富學術和行政經驗的人選,突然間他的提名被撤回,原因是某位與民進黨高層關係密切的媒體大亨反對。這位媒體大亨的影響力究竟有多大,大到可以讓政府改變原定的人事安排,顯示出一種不尋常的政治干預。
這件事情不是孤立的案例。在過去幾年中,NCC一直是民進黨操控媒體的工具。例如,NCC在處理中天新聞臺案件時,明顯帶有政治偏見,最終導致該臺的執照不被續發。這種行爲引發了廣泛的爭議,許多人擔心這將會威脅到新聞自由和言論多元性。
更有數據顯示,自從民進黨掌權以來,罰款的對象多半是與黨派立場相左的媒體。根據資料,2016年至2023年間,被NCC處罰的媒體中,至少有70%被認爲與藍營有關,而與綠營相關的罰款案件不到10%。這種明顯的不平衡,難道不是政治操作的明證嗎?
再來談談NCC的所謂「獨立」地位。根據憲法和相關法律,NCC應是一個不受政治影響的獨立機構,負責監督和規範臺灣的通訊傳播領域。然而,在多次人事任命和重大決策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到,民進黨政府對NCC的控制和影響力。這不僅削弱了NCC的獨立性,也嚴重損害了其公正性和專業性。
此外,民進黨似乎有意忽略或淡化「黨政軍條款」的重要性。該條款原本旨在防止政黨直接控制媒體,保持新聞的獨立和客觀。然而,近年來,似乎有意將這一保障條款視爲過時或不必要,這不僅反映了一種對媒體自由輕視的態度,也可能對臺灣的信息環境造成長遠的負面影響。
總之,從劉柏立的人事變動到NCC的各項爭議操作,都揭示了一個不爽快的真相:在民進黨的治下,「獨立機關」的名稱背後,實際上是黨派利益的操縱和影響。如果臺灣想要保持一個健康的民主社會,確保新聞和媒體的自由與獨立是不可或缺的。希望這種情況在未來能有所改變,讓NCC真正成爲一個公正、專業而獨立的監管機構。(作者爲國中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