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手指上也有這些小疙瘩嗎?可能是類風溼結節!
類風溼性皮下結節,亦被稱爲類風溼結節,是類風溼關節炎中一種關鍵的關節外臨牀表現,約有20%至25%的類風溼患者會遭遇此症狀,且這部分患者的類風溼因子檢測通常呈陽性反應。這些結節呈現圓形或橢圓形,位於皮膚淺層的結節多發現於頻繁受壓或摩擦的區域,如皮下組織、肌腱附着處或骨膜上;而深層的結節則可累及肺部、胸膜、心包、心肌或硬腦膜等內臟深部結構。
類風溼結節的出現標誌着疾病處於活躍狀態,暗示着病情控制不佳。這些結節可能持續存在數週、數月乃至數年之久,不過,也有少數患者的類風溼結節會逐漸變得柔軟、體積減小,乃至最終消失。當類風溼結節累及內臟時,往往會引發相應的全身症狀。
一、類風溼結節的誘發因素
類風溼結節的確切發生機制仍待進一步闡明,然而,當前研究顯示,免疫反應或是引發結節的關鍵因素。
當類風溼關節炎(RA)患者的關節滑膜遭受炎症侵襲時,會大量釋放免疫複合物及炎性因子。這些物質在關節內部積聚,並經由淋巴管與血管播散至全身各處,最終在皮膚下層沉積形成硬質結節,促使類風溼結節的產生。
另外,類風溼結節的形成還可能受到遺傳背景、吸菸習慣以及藥物使用等多種因素的共同影響。
二、如何通過日常觀察來初步判斷一個結節是否可能是類風溼結節
1、類風溼結節的常見位置:它們往往位於關節的伸展面,例如肘部、前臂、手指、足底以及跟腱,這些區域易受壓力或摩擦影響。
2、類風溼結節的特點描述:這些結節通常爲堅實的圓形或橢圓形包塊,尺寸各異,質地堅硬,觸摸時可能無痛或僅有輕微痛感,並且與皮膚之間可能無粘連現象。
3、關於類風溼結節的數量與對稱性:它們可能以單個或多個形式出現,並且經常呈現出對稱性的分佈模式。
4、類風溼結節的伴隨表現:當結節與關節疼痛、腫脹、以及早晨起牀時的關節僵硬等類風溼性關節炎的典型症狀一同出現時,這往往暗示着結節與類風溼性關節炎之間的關聯。
5、類風溼結節的動態變化:這些結節可能會隨着類風溼性關節炎病情的活動程度而發生變化,當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或緩解時,結節可能會減小尺寸甚至消失。
6、患者的既往病史考慮:對於已有類風溼性關節炎診斷的患者,新出現的結節更傾向於被認爲是類風溼結節。
三、如何預防類風溼結節
1.適當鍛鍊
運動是預防肌肉萎縮、促進關節功能恢復的最基礎、最主動、最高效的手段,例如飯後的散步、慢跑活動、體操練習以及跳舞等,這些方式的效果是其他任何治療手段及康復方法都無法比擬的。然而,實施時應根據個體情況調整,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2.防寒保暖
類風溼關節炎的一個重要誘發因素是遭受風寒侵襲,因此,日常中應重視保暖措施,以防風寒溼邪的侵害。此外,感染同樣能引起類風溼關節炎的發作,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務必小心,避免感冒及感染的發生。
3.提高自身免疫能力
增強個人免疫系統功能是防範與應對類風溼關節炎的關鍵途徑。例如,選用具有扶正固本、益氣補腎功效的中藥材,如黃芪、當歸、五味子、何首烏、女貞子及枸杞,能夠有效提升機體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