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放寬中藥行接班人條件卻受阻 衛福部與相關團體研議對策

衛福部26日將邀集中藥相關團體,研議「中藥或生藥相關科系畢業生擔任中藥商負責人可行性」,盼藉此留住文化。(本報資料照片)

臺灣百年文化中藥行持續凋零,衛福部着手研議「中藥或生藥相關科系畢業生擔任中藥商負責人可行性」,今天(26日)邀集中藥商、中醫師全聯會、藥師全聯會等團體開會,規劃讓研修34學分、完成實習的中藥系學生,畢業就可經營中藥行,盼培育人才來留住臺灣百年文化。但中醫藥司司長蘇奕彰表示,各界都有自己的顧慮,但國內中藥產業規模縮小是事實,仍需要好的人才來承接。中藥團體則呼籲,希望子女、學徒都有機會來承接。

衛福部統計,全臺中藥行數量,2005年還有超過1萬家,到了2023年,全臺僅剩7637家,家數爲25年前全盛時期的一半,平均每年超過1百多家收店,而全臺具有中藥基本知識和鑑別力人員,也從2005年1583人,銳減至2023年僅剩448人。

全臺唯一中藥專業系所中國醫藥大學中國藥學暨中藥資源學系,去年一度決定停招。衛福部爲解決專業科系畢業卻沒有對應職業情況,着手研議修改相關規定,今年確定不停招,改以減招方式持續招收外,同時規劃,未來只要修滿中國醫藥大學中國藥學暨中藥資源學系開設的包括中醫概論、中藥概論、本草學、生藥學、藥事法規等,四年共34學分核心課程,並完成實習,且曾有一年從業經驗,畢業就可經營中藥行。

衛福部中醫藥司今天就放寬人才培育事宜邀集相關團體開會。司長蘇奕彰表示,今天開會包含藥界、中藥行、中醫師等各界都還有自己的顧慮,先收集各界意見,兩小時開會過程算和氣。

不過蘇奕彰直言,國內中藥產業規模確實持續縮小,但臺灣中藥發展仍需要相關人才,包括到國外產地購買、以及挑選好的材料、進口都需要專業的中藥商人才,才能供應國內的藥局、中醫院所,需要所有團體一起合作。

中藥商全聯會理事長謝慶堂也表示,中藥產業需要人才,希望中國醫藥大學持續招收中藥資源學系學生,讓藥行的子女、學徒學有所用且能承襲藥行,未來對於國家人民的用藥安全,纔能有進一步保障。他也進一部表示,不希望不相關的科系人才進來。

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表示,臺灣有6成人口同時使用中藥和西藥,有很多交互作用,例如當歸和抗凝血劑一起吃會大量出血,人蔘和糖尿病藥也不能一起吃,但有些中藥業者會跟民衆說相隔1小時服用即可,這是不對的。

黃金舜表示,當初《藥事法》103條規定很清楚,中藥商有落日條款,往後中藥由專業人員管理。藥師公會全聯會認爲,中藥也是藥品,應由藥師把關,不是反對中藥販賣業,而是反對「重新日出」的政策,政府應增加中藥商聘請藥師、藥劑生管理的誘因,朝向科學管理髮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