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最佳題材,竟然還有人沒看?
旅館一房間驚現死亡現場。
屋內血污遍佈,還有屍體腐化的殘渣。
味道隔着屏幕都能飄出二里地。
此時房門之外,一個男人有備而來。
只見他身穿防護服,面戴防毒罩,可謂是全副武裝。
進屋之後先盛出浴缸的血水;
接着剷起地上的屍液;
再用電鑽震碎帶血的瓷磚;
最後用化學藥劑進行全屋消殺。
手法相當專業,擱懸疑劇裡身上少說要背幾條人命。
不過,在這部劇裡,他不是消滅犯罪證據的兇手。
而是專門清潔死亡現場的現場清理員。
這是最新上線的臺劇《人生清理員》中的片段。
正在清理死亡現場的男人,就是本劇的男主大川。
他是明日清潔社的首席員工。
主要業務是清理死亡現場。
如果警察和殯儀館需要,也可以承擔處理遺體的工作。
大川這次接的是一個旅館老闆的訂單。
有一個剛從國外回來的客人在浴室磕到頭,死在了旅館。
因爲客人是長租,不主動叫客房服務,就不會有人上門查看。
而這位客人的家人都在國外,在當地也沒啥朋友。
直到屍體散發出濃烈的臭味,旅館才發現死了人。
眼看着生意做不成了,旅館老闆只能花錢找人來清理。
旅館老闆一看到大川就念叨清潔社報價太貴。
他覺得現場清理工作不過就是像清潔工一樣打掃房間。
使用的工具看着也和飯店差不多,於是張嘴就是砍價。
大川秉承着“你行你上”的處事原則,提出只要老闆跟着一起打掃,可以打三折。
老闆心動了。
信心滿滿衝進房間,不到三秒吐着出來。
普通人對這份職業的誤解,是現場清理員遇到過的最平常的事。
比職業歧視更難忍的是,在越接近死亡的地方,越能見證人性的醜惡。
大川接到的下一單,是一個意外猝死的獨居老人。
逝者的遺物還沒有清理,房東就開始滿嘴抱怨。
嫌棄老人突然去世,導致她少收一個月房租。
還說以後再也不隨便把房子租給六十歲以上的老人。
在房東眼裡,租金比人命更重要。
然而等房間清理結束後,房東又開始展示人類的多樣性。
不停羅列老人的死給她帶來了多少麻煩。
還怒罵老人沒有公德心,在房子裡吞藥自殺。
老人的兒子表示,警察已經給出了屍檢報告,是猝死不是自殺。
可房東壓根兒不在乎人是怎麼死的。
她只想把房東該承擔的清潔費轉嫁給老人的兒子。
並且還附加了老人死亡當月的租金,房子重新裝修的花費。
更離譜的是,房東還想要房子空閒期的租金,直到房子租給下一個房客爲止。
最後還是清潔社的老闆龍哥,搬出自己混黑道的經歷,才讓房東閉了嘴。
看完上面的劇情,想必大家能發現,劇集並沒有花很長的篇幅去講述逝者的故事。
反而將焦點聚集在生者身上。
這涉及到《人生清理員》着重探討的現實問題:孤獨死。
明日清潔社接到的訂單中,每個逝者都已經離世很久。
他們孤獨離世、遲遲未被發現的原因,往往與周圍人的冷漠有關。
旅館客人從死亡到屍體腐爛,中間經歷了很長時間。
他在國外的家人那麼久沒有聯繫,竟然沒有察覺到任何異常。
直到屍體被發現,家人都沒有來查看過情況。
旅館老闆就更不用說了,他甚至打算在逝者門口抽菸。
連對逝者的尊重都沒有,更別提關懷。
這種冷漠不僅體現在陌生人之間,相熟的人同樣如此。
劇中有一位收廢品的奶奶,和孫女相依爲命。
即便她的廢品放置處整理得比很多人的臥室都乾淨,但總是有人陰陽怪氣。
每次看到都要警告奶奶把東西收好。
就在孫女離家的某一天,奶奶死在了天台的水塔裡。
那裡本不該是年邁的老人應該涉足的地方。
可小區裡無人阻止,甚至無人在意奶奶。
奶奶失蹤後,光找屍體就找了整整兩天。
而那位死在出租房中的老人孤獨離世,則是因爲親人的冷漠。
老人是一位母親,表面看上去和兒子的感情還不錯。
兒子還經常給在飯店洗碗的母親買護手霜。
但其實母親並不是洗碗工,而是陪酒小姐。
她從26歲就開始幹這行,怕兒子無法接受,才一直沒有坦白。
爲了養活兒子,她付出了很多。
兒子給她的關心,卻只有一盒又一盒的護手霜。
如今母親爲了維持生活,每天工作到凌晨三四點,導致猝死。
他要是真的關心母親,不可能發現不了出租房裡全是沒有用過的護手霜。
也不會等屍體腐化之後才發現母親已經去世。
說到底,兒子所謂的關心不過是安慰他自己罷了。
劇中所探討的孤獨死,是無法迴避的社會現實。
《人生清理員》前兩集故事,都是圍繞這個議題展開的。
在表現死亡命題的同時,也展現了清理員這個職業存在的意義。
死亡現場飽含逝者沉重的情感。
每清理一個現場,都相當於整理了一個人的人生。
清理員很難將自身和現場進行情感切割,一不小心就會陷入其中。
他們在屍臭環繞的環境中,要承受生理極限、心理考驗、情感衝擊。
而對於孤獨死的逝者來說,清理員就是他們人生最後的寄託。
逝者的需求,也正是清理員堅持下去的意義。
導演也在劇中設置了很多感人的細節,向觀衆傳達職業的存在價值。
比如龍哥經常幫沒有家屬的逝者整理房間,導致公司入不敷出。
大川只能研究快速除味的清潔劑,增高效率多接幾單,來維持公司運轉。
再比如大川同事的女兒,在幼兒園說到媽媽的工作時,所有家長都投來了異樣的目光。
但女兒卻告訴媽媽,她的工作很了不起。
清理員們爲逝者人生收尾的過程,也是觸摸死亡的過程。
《人生清理員》的第三重主題,就是探討死亡對於生者的意義。
宋芸樺飾演的女主,因爲男友離世,困在痛苦之中久久無法擺脫。
而廢品奶奶的孫女,白天爲奶奶的離世崩潰痛哭,晚上就準時去了便利店上班。
因爲奶奶生前說過:
“飯要吃,覺要睡,日子還是要過。”
她在痛苦過後,努力朝着奶奶期望的方向繼續生活。
因爲緬懷生命最好的方式,就是過好眼下的人生。
而女主在經歷廢品奶奶的故事後,也開始重新審視死亡對生者的意義。
《人生清理員》無論是題材,還是設定,都和2021年的一部爆火韓劇很相似。
沒錯,就是李帝勳主演的《Move to Heaven:我是遺物整理師》。
但其實《人生清理員》是根據2020年的同名電影改編的。
當時由於電影反響不錯,主創團隊決定製作電視劇版。
沒想到半年後《我是遺物整理師》先播了。
於是導演在創作劇版《人生清理員》時,換了新的角度。
因此劇版沒有過多着墨於逝者個人的故事。
導致很多觀衆看完之後,覺得不太符合預期。
並且,導演爲了增強現實議題的表現力度,在劇中鋪墊了大量生活化細節。
這也導致劇版的節奏變慢,故事性不強。
論故事結構,影版《人生清理員》和《我是遺物整理師》更加貼近,甚至還有相似的故事。
《我是遺物整理師》涉及推理元素,細節邏輯和戲劇衝突更勝一籌。
風格方面也更加明快,喜劇元素突出,全程看的又哭又笑。
影版《人生清理員》由於時長限制,無法對單個故事展開詳盡敘述。
風格上,它比《我是遺物整理師》更沉重,也更貼近現實。
兩部作品都有不關心老人生死,卻貪圖老人財產的兒女。
《我是遺物整理師》中,兒子兒媳在母親死後,到處找存摺。
連沾滿母親屍液的現金都不放過。
而現金背後,卻藏着一段讓人淚崩的故事。
實際上這位母親患了阿爾茲海默症。
她一直想實現多年前的承諾,拿錢給兒子做一套西裝。
可她每次取完錢都會忘記要幹什麼,習慣把錢放在牀鋪下,第二天再重複取錢。
最後這些給兒子做西裝的錢,全都沾滿了她的屍液。
兒子得知真相之後,良心發現後悔不已。
編劇在現金線索上設置的大反轉,將故事推向溫情結局。
影版《人生清理員》的故事走向完全不同。
去世的母親,就住在兒子樓上。
可她死了半個月,兒子都沒有發現。
一得知母親的死訊,兒子就開始滿屋子找存摺、房產證,始終沒有找到。
這些東西就被母親放在了全家福後面。
當清理員把遺物交給兒子後,他只留下了房產證和存摺,讓清理員扔掉所有照片。
其中一個清理員當場怒罵兒子狼心狗肺。
男主卻認爲這家人感情不好,不一定是兒子的問題。
編劇毫不留情地撕開了人性的遮羞布。
直接表現現實中大多數人敢想不敢說的“錢比回憶更重要”。
同時,又將養兒不防老提升到了原生家庭層面。
另外,兩部作品中也都涉及到了同性戀人的故事。
設定同樣是兩個相愛的人遭到父母反對。
不同的是《我是遺物整理師》在情感上,給了戀人們相對美滿的結局。
將逝者的死因,設置爲突發意外。
而影版《人生清理員》則直接將同性戀人士的現實困境,設置成了導致逝者死亡的原因。
三部作品對比看下來,《我是遺物整理師》的故事編排更優越。
就現實層面上看,個人認爲影版《人生清理員》的表達更加犀利。
劇版《人生清理員》則更注重關於生命的主題探討。
雖然有明顯不足,但題材本身就值五星。
最後建議對本劇感興趣的朋友們,千萬不要在吃飯的時候看。
今天就說到這裡,我們明天再見!
拜了個拜!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