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歲尾,最高檢緣何舉辦此次青年幹部培訓?

爲青年幹部蓄力 爲檢察事業儲能

——來自全國檢察機關青年幹部培訓班上的報道

全國檢察機關青年幹部培訓班在國家檢察官學院沙河校區正式開班。

11月12日,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優選而來的80餘名40歲左右的分州市檢察院副檢察長和基層檢察院檢察長走進國家檢察官學院沙河校區,參加爲期一週的全國檢察機關青年幹部培訓班。

最高人民檢察院緣何於年終歲尾、各項工作收官之際舉辦此次培訓?學員們此行有哪些收穫?下一步又有哪些打算?

政治能力建設貫穿始終

最高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滕繼國在開班式上明確指出,此次培訓是最高檢黨組貫徹落實黨中央有關部署和規劃綱要精神,爲檢察工作現代化“儲能蓄力”的具體舉措,旨在引導檢察青年幹部踐行“三個善於”“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一體抓實‘三個管理’”等新理念新要求,更好爲大局服務、爲人民司法、爲法治擔當。

翻開課表可以看到,着眼於政治素能提升的課程貫穿始終: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法學研究所所長莫紀宏系統闡釋習近平法治思想與中國法治道路;中國法學會法理學研究會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李林深度解讀如何堅持在法治軌道上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福建省委黨校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孫秀豔教授帶領學員向習近平總書記學習工作方法……

“幹好工作所需的各項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有了過硬政治能力,才能更好從黨和人民立場、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出發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雲南省硯山縣檢察院檢察長勾坤嬉表示,在培訓中,她既學到了鑄牢政治忠誠的“道”,也掌握了提升政治能力的“術”,“未來我將在強化政治建設上帶好頭、作表率,在創新理論武裝上領好隊、把好舵,在推動學思踐悟上走在前、幹在先。”

“要練就一身能幹事、會幹事、幹成事的‘硬功夫’和‘真本領’,首要能力是帶頭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檢察院副檢察長顏聞君表示,培訓從政治責任、法理基礎、實踐導向等方面爲下一步更好開展工作提供了指導,令她深受鼓舞,也倍感重擔在肩。

聚焦“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

邀請專家教授專題授課。

公平正義在羣衆心中字字千金。檢察官如何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讓公平正義可感受、能感受、感受到?記者注意到,此次培訓聚焦“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針對“一取消三不再”後“三個管理”該如何抓實等困惑,針對性設置了專題課程——

學員認真聽講。

學員現場互動。

令北京市檢察院第二分院副檢察長王燕鵬感觸最深的是最高檢法律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餘雙彪講授的《新時代檢察理念和檢察改革理論》。課堂互動中,王燕鵬就“三個管理”如何抓提出了自己的觀點:“轉變管理理念、完善管理體系、優化管理機制、提升管理能力,與時俱進完善檢察業務管理模式,推動建立‘大管理’格局。”

河北省阜城縣檢察院檢察長鄭曉對最高檢政治部幹部二部副部長王一鳴講授的《檢察人員管理若干政策問題》感受更深:“如何提升統全局、抓班子、帶隊伍的綜合素質,是每一位基層檢察長的‘必修課’。通過學習,我意識到,每一類檢察人員的職責界定和發展路徑需要更加精細地規劃,也深刻意識到抓管理的更重責任和更高要求。”

最高檢案件管理辦公室副主任石獻智講授的《轉變檢察管理方式,加強案件質量評查工作》讓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檢察院副檢察長楊嶺直呼“解渴”:“我們將不斷完善案件評查機制,堅持常態化、實質化開展案件評查,切實發揮案件評查的糾偏糾錯作用,還要將評查結果有效運用到晉職晉級、評先評優和落實司法責任制中,使‘管案’與‘管人’有機結合,互相促進。”

碰撞交流激發新活力

對學員來說,培訓班不僅是授業解惑的陣地,還是思想碰撞的平臺。老師們授課後總被學員“圍堵”請教,隨處可見學員討論的身影。

分組主題研討。

這種探討和互動在聚焦新時代基層檢察院隊伍建設困境對策的主題研討中掀起新熱潮。

“激勵幹警創優爭先要獎懲並重。”

“如何有效平衡辦案力量與案件質量評查力量?評查結果怎麼運用?”

討論中,大家擺問題、談方法,從帶隊伍、抓業務等方面分享分類管理、懲戒激勵的經驗教訓。

中國國家版本館黨委書記、館長劉成勇的《賡續中華文脈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課,晚間的紅色教育、黨建隊建課,特別是到華爲北京研究所的現場教學課,都爲大家開闊了視野、拓展了思路。

結業式上,學員代表分享學習成果。

7天時光倏忽而過,結業式上不少學員直呼“沒學夠”,6位學員代表上臺分享了收獲與感受——

“我們在參觀華爲時感到,他們在人才培養、守正創新、企業文化等方面的舉措於檢察機關而言有着很好的借鑑意義,回去以後,我們將把學到的有益經驗融入到檢察工作中。”黑龍江省七臺河市檢察院副檢察長才宇談起實踐教學的收穫時表示。

江蘇省響水縣檢察院檢察長王盟對山東省檢察院檢委會專職委員張敬豔所授的《如何當好一名基層院檢察長》共鳴頗深,他從抓黨建帶隊建促業務方面分享了做法:“我院實施‘三名計劃’,培育名案、名品、名人,大家幹事創業的熱情與信心被進一步激發。”

“希望大家更加善於‘從政治上看’,做‘政策通’,善於‘盤活’隊伍,耐得住磨礪,敢闖敢拼,把各項工作做得更好、更紮實。”最高檢政治部幹部二部有關負責人就青年幹部擔當作爲提出要求。(檢察日報·檢察新聞版 記者:郭榮榮 攝影記者:鍾心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