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德權歡迎高雄來粵港澳大灣區「你贏我贏 把餅做大」

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城市濱海新區。(圖/記者蔡浩祥攝)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香港特區政府政制內地事務局局長聶德權8日建議,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重點在「流通」,無論在人員貨物還是資金上的流通,內部9大城市發展側重點皆不同,民衆可依照「大家有利」的方向進行靈活運用,所以高雄可以進行對接,讓彼此「你贏我贏,把餅做大」。

聶德權8日在香港特區政府接受「臺灣媒體粵港澳大灣區聯合採訪團」的採訪。期間臺媒邀請聶德權就「香港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過程,爲高雄分享經驗,並說明「臺灣如何抓住大灣區的發展機遇」。

他提及,香港經濟產業發展空間狹窄,但融入大灣區後,提供文化、藝術體育方面新機遇,給香港的年輕人「更廣闊的空間」,供其自由選擇未來的發展方向。

聶德權認爲,粵港澳大灣區推動發展的過程中,由國務院總理韓正領導小組,而組內成員包括中央相關部委廣東省領導與港澳特首,小組能進行政策統籌、突破與創新的「定案」,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俱全。

▼粵港澳大灣區的貨運碼頭。(圖/CFP)

聶德權說明,高雄市韓國瑜日前到訪香港,爲兩地城市交流合作打下良好基礎,「希望未來在經濟領域上能與高雄市展開進一步合作。」

他提到,大灣區的發展注重在流通,包括了人員、貨物、資金的流通,其次是經濟產業的發展,「因爲地方只有發展好經濟,才能吸引人才培養人才、留住人才。」

▼韓國瑜訪香港,期間搶下24.7億元的訂單。(圖/記者吳奕靖攝)

聶德權強調,整個大灣區的終極目標是成爲「吸引人才的地方」,要留住人才,就需要具備完善的配套服務與優良的環境,從而吸引人才來工作,「環境指營商環境、房屋空氣教育醫療等方面」。

他說,以香港爲例,特區政府除培養本地人才外,還會推動計劃吸引外地優秀人才來香港,「比如歡迎他們來讀書畢業後,給他們留出充足的時間找工作。」

聶德權表示,粵港澳大灣區規畫綱要啓用後,現行任務之一就是邀請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人士就「行業發展」提出建議,並透過政府協調政策,促進大灣區各城市分別成長。

聶德權說,粵港澳大灣區內,有兩種制度、三個獨立關稅區,「有很多可以發揮的優勢」;大灣區內有9大城市共7000萬人口,且每個城市發展側重不同面向,市場非常大,「針對灣區這些優勢,臺灣也可以加以利用,給予民衆更大的發展空間。」

聶德權最後說明,香港歡迎不同的人才與朋友來發展;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主要還是在訊息的流通與交換,瞭解發展情況後,按照大家有利的方向進行,「你贏我贏,把餅做大」。

▼粵港澳大灣區。(圖/C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