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海勝妻子:在丈夫上太空前提出離婚,保密生活隱藏了多少辛酸?

4月23號論壇會上,我國首批航天員聶海勝擲地有聲的講出這段話,飽含深意,爲航天事業,他付出了太多太多,是當之無愧的航天英雄。

前幾天神舟十九號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六名優秀的航天員在“天宮”空間站相聚,同框飛行的畫面無比溫馨,不禁讓許多網友掉下眼淚。

大多人把目光集中在神十九乘組3名航天員身上,其中還有兩位是“90”後,然而,也有一些人再次想起聶海勝,他的人生經歷非常曲折。

爲了阻止他上太空,妻子曾和他大吵一架,甚至提出“離婚”,而這並非是兩人感情出現矛盾,其實是段動人的故事,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從飛行員到航天員

1964年,聶海勝出生在湖北某個相對貧困的小山村裡,八個孩子,捉襟見肘的家境,讓這個家庭的溫飽都成了難題,他們一家生活過的非常苦,吃不飽飯是常有的事兒。

在物質極度匱乏的年代,精神食糧也成了奢侈品,不過聶海勝的父母卻咬緊牙關,即使砸鍋賣鐵,也要供孩子們讀書,或許在他們心中:知識是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也是擺脫貧困的希望。

聶海勝年齡雖小,卻也明白父母的心意,格外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上學期間十分刻苦,在天賦以及不懈努力下,成績名列前茅,他想以優異的成績回報父母,讓他們開心點。

除學習外,聶海勝主動分擔家務,減輕父母的負擔,也承擔了“放牛”的職責,小小年紀就懂事得讓人心疼。

有次放牛期間,一架戰鬥機從他頭頂飛過,看着漸漸遠去的飛機,他有了一個新的夢想:努力學習,長大了當飛行員!

那段日子,生活雖然比較貧困,但有了盼頭,但在聶海勝上初中時,一場意外降臨在這個苦難的家庭。

爲了讓孩子們過上好生活,聶海勝父親忙裡忙外,幹了許多苦力活,可過度勞累讓他的身子骨越來越差。

直至有一天,聶海勝父親病情突然開始惡化,奄奄一息躺在病牀上,最終遺憾離世,這一變動讓本就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生活的重擔全部壓在了母親一人身上,聶海勝一度想要輟學,爲母親分憂。

然而,母親堅持讓聶海勝繼續讀書,學校相關人員瞭解此事,也提供了一些幫扶,這才讓他能夠順利完成學業,而他成爲“飛行員”的夢想也更加堅定。

1983年,聶海勝如願以償,加入了空軍長春飛行學院,正式開啓了他的飛行生涯,殲-5、殲-6、殲-7……各種機型,他都駕馭自如,長達1480小時的安全飛行時間,也證明了他過硬的飛行技術和出色的職業素養。

在很多人看來,成爲一名優秀的飛行員已經足夠出色,但對於聶海勝來說,這僅僅是一個新的起點。

就在事業穩步上升的時候,聶海勝也收穫了愛情,一次聯誼活動中,他結識了在空軍醫院工作的聶捷琳,相同的職業背景,共同的理想追求,讓兩人迅速墜入愛河。

1990年,聶海勝與聶捷琳攜手步入婚姻殿堂,兩年後,女兒的出生,更爲這個小家庭增添了無限的幸福與快樂,一切似乎都在朝着美好的方向發展。

但讓聶海勝想不到的是,一次偶然的機會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也爲這個幸福的家庭帶來了新的挑戰。

1995年,國家航天大隊開始選拔航天員,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聶海勝的強烈興趣,他果斷報名參加選拔,可這一決定妻子聶捷琳看來,卻是一個近乎“瘋狂”的舉動。

彼時,聶海勝一家生活安穩,女兒也還年幼,聶捷琳無法理解丈夫爲何要放棄現有的幸福生活,去追逐一個充滿未知和危險的夢想,或許在她看來,航天員的工作不僅意味着聚少離多,更意味着要承受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苦訓練和生命危險。

聶捷琳深知航天員訓練的殘酷,也明白太空探索的風險,她不願意讓丈夫置身於危險之中,出於對丈夫的擔憂,她一時衝動提起了分手。

反觀聶海勝,她也明白妻子是怎麼想的,但他決心異常堅定,深知航天事業對於國家發展的重要性,他願意爲了國家的利益,爲了民族的未來,付出一切,哪怕是犧牲自己的小家。

最終,聶捷琳被丈夫的真誠所打動,她選擇了與丈夫共同承擔這份責任。

愛情與夢想的抉擇

事實上,聶捷琳的轉變並非一蹴而就,此前經歷了很長一段心理鬥爭,在那之後,她開始學習航天知識,瞭解丈夫的工作,也逐漸理解了航天事業的意義。

聶捷琳明白,自己能做的,就是照顧好家庭,讓丈夫沒有後顧之憂,以此成爲丈夫最堅強的後盾,支持他追逐夢想。

再來看看聶海勝這邊,獲得妻子支持後,他更堅定自己的理想,然而,成爲合格的航天員談何容易,高速旋轉的離心機、超重和失重、模擬太空環境……每一項訓練都充滿挑戰,也充滿危險。

聶捷琳曾親眼目睹丈夫在離心機裡臉部變形的樣子,那一刻,她心疼不已,卻也更加敬佩丈夫的毅力和決心。

訓練中心裡有一個紅色的按鈕,是供航天員在訓練過程中遇到無法承受的困難時按下,請求暫停訓練,但在二十五年來,這個按鈕從未被按下過。

逐夢太空

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聶海勝的名字,響徹寰宇,這是他第一次踏入太空,也是中國載人航天史上的重要時刻。

五天的太空之旅,對於聶海勝來說,是夢想成真,是使命擔當,而對妻子聶捷琳來說,則是五天五夜的煎熬和等待,她守在電視機前,時刻關注着航天員的消息,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細節。

好在一切順利,神舟六號任務圓滿成功,聶海勝平安歸來,自那之後,他繼續投入到更加艱苦的訓練中,爲下一次飛天任務做準備。

從基礎理論到實際操作,從體能訓練到心理素質培養,他從未懈怠,始終保持着高度的專注和熱情。

聶海勝的家中,堆滿了各種學習資料,從客廳到臥室,到處都是他學習的身影,他經常臉色蒼白,疲憊不堪地回到家中,但從未抱怨過一句。

聶捷琳看在眼裡,疼在心裡,她知道丈夫所承受的壓力和辛苦遠超常人,但她能做的,只有默默地支持和陪伴。

後來,聶海勝又乘坐神舟飛上兩次太空,三次凱旋而歸,讓聶海勝的名字,與中國航天事業的輝煌成就緊密相連,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

聶海勝的成功,離不開妻子聶捷琳的默默支持和付出,它告訴我們,家庭的支持是重要的,只有家人的理解和陪伴,才能走得更遠。

對此,各位是如何看待的呢?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