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科技創新國際合作模式探索

演講人:李勝利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大家下午好!非常高興受本次論壇的邀請來給大家作科技創新國際模式探索的報告。大概有兩個主要方面:第一,農業科技創新全產業鏈創新。第二,國際合作的成功模式,我拿中荷奶業發展中心作爲一個案例給大家介紹一下。主要是四個方面:第一,國際項目的合作。中荷奶業中心和荷蘭瓦大在項目上是如何合作的。再一個是國際人才的培養,我們每年都選拔一些優秀的碩士研究生送到瓦大。另外一個國際培訓的實踐去年是如何做的。再一個是國際交流的傳播。現在整個農業是產業鏈的管理,人類的獲得如果從一杯牛奶,可能從飼料、牛養殖、牧場的管理到運輸、加工,到消費者,牛奶是終端產品,爲了生產一杯好牛奶,我們需要考慮很多的環節,所以荷蘭在奶業鏈的管理上提出了從牧場到餐桌的管理⋯所以在全產業鏈上有各個支撐環節,有飼料的,有獸藥的,有奶牛養殖的,甚至奶牛的擠奶,牛奶的冷鏈、運輸、加工及,一些產品的研發。有大學做研究的,有政府在政策上保證的。有檢測機構對牛奶質量或者對土壤質量進行監測的。所以全產業鏈上有各個利益攸關方來保證着我們產品的質量。

在科學技術創新的作用上我們需要新的知識,包括現在牛,現在甲烷的排放,歐洲和美國研究的比較多一些,原來我們國家談一些,教授們說牛放屁、打飽嗝產生甲烷比較多,所以甲烷對臭氧層的破壞能力比較強,比二氧化碳高7倍。所以歐洲對甲烷的排放研究是比較多。包括現在奶牛廠國內越來越大,現在水資源利用的問題,所以需要新的一些知識,產生新的創新和新的突破。

包括技術應用和解決方案都是以科學爲基礎的,但是我們一些科學的基礎必須由經濟來進行評價。有些東西非常貴,生產上用不起,不可能轉化,就像榮才局長講的,研發出來的東西產業上用不了,儘管好,但是成本太高,所以跨越不了死亡谷。所以科學和經濟層面也有非常大的聯繫。我們這個產品好壞要生產上用得起。

在整個全產業鏈上,教育和培訓是非常關鍵的,使我們生產者按照法律、按照規程來進行生產,而且使這些人能夠掌握新興的技術,而且科學技術能夠轉化。

再就是科學技術的交流、國際的交流和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中國的農業,尤其是畜牧業上和國際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我們拿中荷中心發展來說,這是2013年,昂市荷蘭首相訪華的時候,11月13日見證了三方簽訂中荷奶業中心合作協議,這是總書記2014年到荷蘭訪問的時候,當時荷蘭的國王和王后,瓦赫寧根大學董事會主席也向總書記彙報了兩國農業的合作情況,也把中荷奶業中心建立情況也給總書記作了彙報。所以中荷中心是沿着奶業全產業鏈的模式來進行設計佈局的,所以是預競爭平臺,在研發和產業服務推廣、科技創新方面來做的。另外從牧場到餐桌全過程的控制。

源於荷蘭奶產業鏈的模式,致力於解決產業鏈上各種的難題,用中荷兩國的經驗和專業來幫助中國奶業的升級。2008年發生三聚氰氨以後,中國奶業十年變化是非常大⋯⋯所以我們的消費者對中國奶業還是缺乏一些瞭解。因爲十年的變化,消費者沒有去過牧場,所以不瞭解,所以通過中荷奶業中心進行宣傳,或者國內奶業中心進行宣傳⋯⋯這些年我們的合作伙伴也是不停在擴大,因爲它是金三角模式,政府、企業和科技。在大學裡我們和瓦赫寧根大學⋯⋯另外這些企業都加入我們戰略合作伙伴。

另外我們的組織框架下,我們和京瓦中心基本是一致的,他們有Supervisory  Board,⋯⋯我們一些東西要經過理事會批准,理事會像中國農大、瓦大和菲仕蘭,他們是我們的監事會,另外執行層面有我們的一些企業和高校代表,另外還有最基本的第三層的管理層,我當主任,另外還有一些工作人員,所以管理機制非常明晰,而且我們每年四次監事會雷打不動,我們一些重大的議程都是向監事會進行彙報。

另外我們共同的科研項目都是來自於中國奶業的熱點問題的研究,沿着中國奶業鏈的飼料,奶牛廠的養殖,包括一些管理,到加工,到銷售,到消費者買到一杯牛奶,整個全產業鏈設計一些關鍵技術問題。

另外沿着我們國家政府所關注的食品安全的問題,奶業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包括競爭力的問題,在這些問題上,我們縱橫梳理一些問題,像圍繞着食品安全的問題⋯⋯牛吃的一直到奶裡,所以全產業鏈和農大食品加工部門,和動科部門要多學科來聯繫。

還有奶資源利用問題,我們也是和動科,包括糞污處理部分,還有農大環保一些部門來聯繫。包括可持續發展問題、競爭力的問題,我們的成本爲什麼高,這些問題梳理出排序,哪些問題是非常關鍵的,有科技問題,還有產業問題,所以我們把它梳理出來,然後再進行課題的研究。⋯⋯來研究發達國家奶業的技術、管理和一些政策,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參考資料。

再有我們的一些課題,圍繞着中國消費者對奶信任不信任⋯⋯這是這個行業裡權威的雜誌,對奶酪、成人奶粉和嬰幼兒奶粉,對嬰幼兒奶粉,包括成人奶粉的信任率還是比較低,說明中國消費者對嬰幼兒奶粉事件還是記憶猶新,還是有很多人到香港、澳洲買奶粉。

另外中國奶業的白皮書2020年根據中國奶業近些年的變化重新在修訂。

另外我們的科研合作是來自於中國奶業的產業問題,我們組織專家兩國合作進行研究。我們的人才培養,七年培養了將近七八個博士,我們的博士論文、我們的資金經費都是來自於產業的支持,我們合作伙伴進來是要交會費的,是雙導師來指導的。而且課題也是來自於奶業白皮書上一些中國奶業存在的問題。拿博士生楊宇真做的就是牛奶真實性和摻假防控的檢驗,所以大家對中國奶不相信就是因爲奶裡一些東西,包括摻假的問題,所以他做了研究。荷蘭也發生過這個問題,在十幾年前。⋯⋯⋯發生以後沒有檢測的方法,所以國內牛奶樣品真實性的調查,另外摻假風險的評估,所以對食品安全要有風險評估。風險評估對政府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預警,發生了以後怎麼來處理,所以對這些東西摻假的機會、摻假的動機、防控措施,包括風險,做全產業鏈的評估和風險。

第三方面是科研產出相結合的實踐。我們和瓦大的合作是引進他們信號學的培訓師,奶牛的信號它的表現是什麼,這個書翻譯成好幾種語言。另外總計培養了902人。培訓者在廠裡放大培訓,這個效果是非常好的。 再就是今年新冠疫情很多廠封廠了,我們也開展了線上培訓,今年2到6月份,我們舉辦了六期,累計觀看人數超過10萬人,遍佈30多個國家和地區,累計發表報道90多篇,微信平臺累計點擊量超過14萬。我們鼓勵大家多消費牛奶,來解決我們產業上奶出不去的問題。

再就是我們的培訓依託我們的基地,中國的實驗條件跟國外比不差,但是我們差的是有非常嚴格的標準化的實驗基地,學生到基地裡可以得到很好的培訓,能夠做一些實踐性、操作性的培訓,所以中荷中心和南京威剛,北京首農建立了培訓基地,學生能夠到基地裡得到培訓,能夠進行操作性的培訓。再一個我們在基地裡有些產品能夠轉化,大學裡的科研成果很多,但是轉化成產品和可用的技術比較少。實驗室待的多,我們沒有走向標準化的生產實踐的廠,如果哪裡應用好可能很快就推了。

這是中荷中心在2019年現場帶着設備,就是301醫院前移到一線去,現場的設備做現場的分析,直接提供數據怎麼做配方,怎麼進行改善,這個效果是非常好的。

我們組織到荷蘭的培訓,我們從2014年7月第一次組織以後,現在23批了,國內340位同行到荷蘭進行奶業考察,而且我們也請他們到中國來看,2018年和2019年兩次,雙方就是你看我的,我看你的,對中荷兩國奶業發展的模式,它的一些問題,大家可以更深刻的瞭解。

這是中荷奶業中心組織國內奶業代表團,政府的、企業的、行業協會的,包括高校的,到那邊去看。看什麼呢?看它的全產業鏈,我們看飼料,看了國家中心實驗室,看它的加工,看它的消費,所以這是非常重要的。經過我們雙方這些年的合作和交流,對荷蘭奶業的發展,它在科技創新上、科技的支撐,尤其是科技服務產業上,我們有了非常深的理解。所以對中荷中心,包括未來京瓦中心,是我們要登高、望遠、聚心,力行,我們要成爲中國牧場最值得信賴的專業知識的共享平臺。我們成爲中國畜牧業最值得加入的第三方的合作平臺,我們是中國政府最值得合作的國際專家諮詢團隊,使我們的畜產品能夠高產、優質、安全,使這個行業可持續發展,這是中國畜牧業發展的方向。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