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關稅伺候 大陸11月出口歐洲電動車佔比創新低
歐盟。 示意圖/路透社
歐盟10月底開始對中國進口電動車加徵最高35.3%的反補貼稅,11月自中國進口的電動車佔比便寫下自今年3月高峰以來的最低紀錄。
據比利時通訊社(Belga)引用德國汽車數據調查機構Dataforce統計,歐洲聯盟(EU)境內登記的電動車新車總數中,來自中國車廠製造的佔比在11月爲7.4%,較10月的8.2%下滑,也是3月高峰以來的最低點。
歐盟自10月30日起對中國進口電動車加徵「反補貼稅」(Countervailing Duties)至少5年,理由是在中國生產的電池電動車(BEV)整條產業鏈受益於不公平的中國中央及地方政府補貼,對在歐盟生產的業者「帶來經濟損害的明顯威脅」。
根據歐盟資訊,中國進口電動車在歐盟的市佔率從2020年僅1.9%,到今年第2季快速攀升到14.1%,佐證對歐盟產業具有「可預見且迫在眉睫的實質性損害威脅」。
歐盟反補貼稅率根據不同車商受中國補貼程度及對歐盟調查配合度而異,最低爲美國特斯拉(Tesla)中國廠的7.8%,三大中國車商比亞迪17%、吉利18.8%、國營上汽集團35.3%。其他車商在調查期間合作者將被加徵20.7%、不合作者35.3%反補貼稅,其中也有歐盟、日本與中國合資的車廠。
反補貼稅再加上歐盟對進口車的一般關稅10%後,中國出口到歐盟的電動車關稅成本提高到17.8%~45.3%之間。其中成本增加最高的,就是中國近年打進歐盟市場的主力--上汽集團。
另據彭博新聞(Bloomberg)早前報導,在歐盟調查截止期將屆、祭出關稅前夕的9月間,中國出口到歐盟27國的電動車暴增到歷來第3高的6萬517輛,低於3月和去年10月數字。
去年10月初歐盟宣佈展開前述調查,導致中國電動車當月搶進歐盟市場,創下6萬7455輛的單月最高紀錄。
在加徵關稅的同時,歐盟與中方仍在繼續協商,以尋求加稅之外的替代方案,例如由中方承諾最低進口價格,以彌補中國車因補貼而能低價競爭的傷害。目前雙方仍對如何確保中方落實價格承諾等要點未達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