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中漲幅超10倍,中一簽最高獲利近5萬元!打新“神話”又現,注意回調風險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10月16日,新股N上大(上大股份,301522.SZ)直接高開800%觸及漲幅限制。

開盤後迅速漲超1070%,觸發第一次臨時停牌,漲幅擴大至1346%,觸發二次臨停,報99.5元/股,盤中最高漲至102元/股。

按照中一簽500股計算,該股發行價爲6.88元,投資者在最高點拋售可獲利4.756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9月24日以來新股“大肉籤”頻現,強邦新材(001279.SZ)、長聯科技(301618.SZ)上市首日收盤漲幅均超17倍,銅冠礦建(920019.SZ)上市首日盤中漲超10倍,收漲731.41%。

據e公司報道,出現這種情況,要麼是一級市場定價偏低,要麼是二級市場情緒偏高。

從申購定價來看,A股波動並不大,A股打新股賺錢效應明顯,投資者認購一直比較積極,大多數都能實現盈利,投資者養成了逢新股必申購的習慣。

主要變化來自二級市場,隨着股市升溫,一部分激進的投資者在尋找最有爆發力的板塊。券商板塊是首選,交易量增加,券商首先受益,確定性最高,另外是單日漲幅比較大的創業板和科創板,這些板塊最終漲幅也比較大。

另外則是沒有漲跌幅限制的新股,新股流通盤小,容易買漲,新股成爲整個市場注意力最集中的區域,而數量又有限,當短時間資金蜂擁而入,成爲激進者的樂園。

估值下降是主因

據財經報道,今年的新股打新收益爲何這麼高?業內人士認爲,這和今年上市的新股發行市盈率比前兩年大幅降低有很大關係。

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10月15日,A股上市新股的平均發行市盈率爲21.03倍。2022年和2023年,新股平均發行市盈率分別爲51.67倍和43.2倍,對比可見,今年新股發行市盈率較前兩年大幅降低。其中,今年以來,包含科創板和創業板在內的滬深交易所上市的56只新股平均發行市盈率爲22.4倍,遠低於2023年滬深交易所51.77倍的新股平均發行市盈率。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在滬深交易所上市的新股,超過一半的發行市盈率在20倍以下,新股發行市盈率最高的爲3月29日上市的科創板新股中創股份(688695.SH),其發行市盈率爲49.01倍。

而前兩年上市新股中不乏估值達數百倍的新股,如2022年4月22日上市的納芯微(688052.SH)發行市盈率高達574.05倍,2022年2月10日上市的東微半導(688261.SH)發行市盈率高達429.3倍,2023年11月17日上市的康希通信(688653.SH)發行市盈率也達到了441.18倍。

從首發價格來看,今年所有新股的平均發行價格僅爲23.81元/股,其中發行價超百元的新股僅有1只,爲2月8日上市的新股諾瓦星雲,首發價格爲126.89元/股。

對比之下,2023年全年新股的平均發行價格爲29.95元/股,2022年新股的平均發行價格爲35.38元/股,其中2022年9月29日上市的萬潤新能(688275.SH)首發價格高達299.88元/股。

警惕新股炒作風險

據21世紀經濟報道,在打新市場持續火爆之際,市場各方也關注到了新股市場的風險,並加強了對行業的規範及約束。

今年8月,中國證券業協會起草形成《關於修改〈首次公開發行證券網下投資者管理規則〉》(簡稱《規則》),並於2024年10月1日正式實施。

《規則》強調,進一步壓實證券公司網下投資者推薦責任,並對投資者參與科創板網下發行業務,增加了持有科創板市值的要求,設600萬元持股市值門檻。

“當打新有賺有賠的時候,市場機制下的打新定價會更爲合理。目前新股打新幾乎穩賺不賠,因此投資者往往對打新標的研究不足,繼而導致報價可能有失合理。此番將新股上市後的表現與打新者收入相掛鉤,將倒逼相關人員謹慎打新。”一名資深的券商保代受訪指出。

本文綜合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楊坪)、財經、e公司、公開信息

(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