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特拉古城:香料之路上的文明遺蹤
從山頂上的wadisumu小鎮,艱難地下一個近60度角的坡,才能抵達佩特拉。坡陡路窄,印象中剛下到山腳,右轉就遇上會車,不得不來了個急剎。
從行政區劃上來看,佩特拉隸屬於wadisumu,因旅遊業而興,從最初的小小村莊已發展到近百家酒店的規模。酒店們也多是依山而建,所以從房間的陽臺向下望去,遠遠地就能看到佩特拉。
Wadi意爲沙漠,進入中東後就是一個高頻出現的詞。這足以交代佩特拉周圍寸草不生的大環境,然而,今日的佩特拉卻是羣山中的一個神秘峽谷。在億萬年前,這裡是一片大海。歷經滄海桑田,留下了迷人的粉紅色岩石。
我們住的酒店在半山腰,再向下就是佩特拉著名的紅巖酒吧。吃飯時,一個剛從景區出來的上海姑娘特意提醒我們:“特別難走,腳都斷了”。不過,看着景區門口大屏幕上一組組壯麗航拍,我還是抑制不了激動的心情,不顧正午的太陽灼熱,裹了個頭巾就進去了。
進入西克峽谷前,有一段約1公里的馬道。在景區聯票裡,這一段騎馬是免費的,但是馬伕會向你索取小費。我的馬伕英文流利,是個小頭頭,向我介紹了馬道左側的三座神靈石,四座方尖碑金字塔。此刻,還感覺不到一絲古城的跡象,但人工造物的痕跡已經顯露。
在峽谷的入口,你可以選擇收費的馬車或者步行進入。西克峽谷長約1.5公里,道路蛇形向內,狹窄得很,有時只能兩人並行。基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的規定,峽谷內沒有設置路燈和座椅,路面也是天然砂石。
西克峽谷入口,馬道的盡頭,易守難攻。
據說,入口處曾有一道凱旋門,橫跨過兩側四五層樓那麼高的懸崖,山體隨着光影變換呈現出赭紅,顏色在砂岩中若隱若現,還間雜一些魔幻的黃、藍 、白 、綠的色條。
這樣的奇景中,自然不乏傳說。峽谷蛇道在阿拉伯語中叫做“威地穆薩”——摩西之谷。相傳,先知摩西曾到過這裡,他用手杖敲擊峽谷,出現了神奇的摩西泉眼。沙漠中出現了綠洲。而今,摩西泉眼無跡可尋,頑強的生命卻遍地可見。在山間岩石裡,有一些不知什麼時代生根的小樹鬱鬱蔥蔥。
看來,神話並非空穴來風。佩特拉是沙與水的產物,它處在東非大裂谷斷裂帶的延長線上。據考察,數百萬年前,這一帶是大洋海底,經地殼變遷,火山噴發,巖體自然斷裂,再歷經萬年流水沖刷,水面褪去,陸地漸成沙漠。因此,山體形態十分特別,遠看山崖像是被刀劈斧砍出的,近看巖壁走向卻顯得圓潤流暢。細心觀察岩石紋路,不難發現有無數流水沖刷的痕跡,火山礦物質沉積爲玫瑰一樣閃亮的紅色。
同樣有生命力的是裹着頭巾的貝都因人,“貝都因”是阿拉伯語音譯,意思是“逐水草爲生的人”,摩西的傳說彷彿也說明這一點——一萬多年前,貝都因人就已在阿拉伯半島的迦南地區(今巴勒斯坦)紮根。
他們皮膚黝黑,身材瘦削,從出租駱駝到經營小商鋪,壟斷了景區內“吃住行遊購娛”的一切。沒有進入佩特拉前已聽到了很多質疑,“過度商業化”、“強買強賣”、“貝都因人一開口就是dollar”。
光潤無比的岩石表面呈現玫瑰色,由火山礦物質沉積而得。
歷史上的貝都因人任俠豪勇,信奉伊斯蘭教中的遜尼派,一度是阿拉伯世界技術最先進的民族,強大時幾乎建立起帝國,在不同時代遭到了古羅馬帝國和奧斯曼帝國的剿殺。一戰後,他們大部分被迫融入中東各地定居,只在西亞與北非沙漠中留有部分純正血統的族人,他們與現代文明隔絕,固守貝都因部族的遊牧傳統,重視家庭、氏族、榮譽,尤其是自由。
大多數貝都因人生計艱難,加之約旦是個窮政府,全國最大的支柱產業是旅遊業。全球化資本裹挾而來,可想而知,爲了安置貝都因人的生計,佩特拉的服務業漸漸出現了壟斷。在攀爬代爾修道院的途中,我們交了一個貝都因朋友。據說,景區中工作的貝都因人大多數拒絕去山上的小鎮定居,還住在祖先居住過的半山石窟裡。只有太陽下山後,暫時從商業化中脫離的他們人才露出豪爽好客的一面。
納巴泰人的影蹤
在陰暗的峽谷裡,能看見兩側的水槽和高大的水壩。石壁上的水槽是納巴泰人用來引水的,通往城市的儲水池。順着水槽的走向,在峽谷盡頭,中東的太陽和耀眼的玫瑰神殿像夢境一樣出現了。
這就是許多電影和小說中描述過的卡茲尼神殿,高40m、寬30m,希臘風格。是佩特拉的國王阿塔斯三世的陵寢,也有人說,裡面藏有法老的寶藏。
藏在西克峽谷裡的玫瑰神殿
好似中國的樂山大佛,始建於公元一世紀的神殿是從山裡雕出來的,一共上下兩層,下層有六根直徑2米的圓柱和半圓柱,恢弘的柱廊裝點着柯林斯柱頭、帶狀雕飾,以及栩栩如生的聖母、天使和武士雕像。門楣和橫樑上刻有30朵精美的小花和7盞酒杯,代表一個月30天和一週7天。殿堂地下還有一層,有四個墓室,曾發現十一具遺體。
建造這樣的工程不易。首先要爬到山頂,削平山頭,再從上而下地鑿開石窟,最後建造宮殿。如果登上臺階,從下層廊柱進入宮殿大廳,可以看到,幾百平方米的大空間,石頭打造,竟然沒有橫樑支撐,在工程學上也算得一個奇蹟。建築可謂巧奪天工,而最驚豔的是神殿的顏色——暖色的天然岩石被陽光一照射,像火一樣燃燒。頓時呈現出紅色、桔色、玫瑰色的閃爍變換,再仔細看,還能看出藍色、綠色和紫色,顯然這都是火山岩漿內各種礦物質。
許多遊客興奮地在下面合影,論高大程度,這座龐然大物確實有羅馬立柱的氣勢。
佩特拉不僅僅只有一座神殿,在偌大的山谷裡,還有普通人留下的生活痕跡,比如古羅馬劇場遺蹟、柱廊街、皇家陵墓、山頂祭壇、拜占庭教堂、大神殿和代爾修道院,它們掩映於四周的山坡上和山腳下,構成了這座迷一樣的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佩特拉是一座活人和死人共存的城市,西克峽谷中能看到佛龕和巖壁裡的墓穴。山谷中有大量石窟墓穴羣,據說當年活人的住宅就建造在墓穴旁。
這些山間墓穴都是納巴泰人留下的
1812年,英籍瑞士人約翰·路德維格·貝克哈特無意中進入了這片山谷,和我一樣驚爲天人。尤其是他的考察日記出版後,世人對納巴泰人充滿了好奇,他們是誰?怎樣辦到的?
納巴泰人的來龍去脈基本是個謎。這羣阿拉伯半島最早的遊牧商隊,以交易乳香、沒藥和香料爲生,在貿易繁榮的基礎上建立了王朝。國王阿雷特斯三世統治時期,納巴泰王國曾經極度繁華,疆土甚至一直延伸到敘利亞的大馬士革。
公元前3世紀,他們在撒哈拉山脈的中心建立了佩特拉古城。公元前4世紀至公元2世紀,這裡成爲納巴泰王國的首都。
當時的佩特拉是一片沙漠綠洲。摩西泉眼潤澤過的穆薩山谷水源充沛,適宜人類生存,有着成羣的綠樹和水草,適合遊牧,西克峽谷易守難攻,是王都的天然屏障。幾個世紀的繁榮後,公元106年,佩特拉迎來了佔領者——羅馬軍隊。納巴泰變成了羅馬的一個行省。
然而,羅馬人的統治與殖民沒有改變佩特拉商貿名城的地位,反而使得它壟斷了從埃及去往東方的商路,達到了商貿繁榮的鼎盛。僅存的古羅馬半月式劇場從石山中雕鑿出來,最大容量達六千人,可想而知當時的盛況。由於南來北往的商旅帶來了不同的文化和思想,佩特拉石刻中就有不少外來神和東方絲綢之路的商旅塑像。
佩特拉博物館中的香料之路介紹
香料之路的興衰
穿過平谷,前往皇陵的路比谷底的砂石路更難走,幾乎要手腳並用,不時繞過大大小小的碎石,爬到半山腰,可以看到對面的大劇場。
一陣濃烈的香氣吸引了我。面前是一個小商鋪,攤前鋪放着許多香料。身披白色長袍的男人笑眯眯地向人們兜售,據說有三百納巴泰人後裔依然住在佩特拉半山的石窟中,不知眼前這位是貝都因人還是納巴泰人的後裔。
落地中東後繞着死海旅行,一路看到了許多香料之路上的古城。此刻突然意識到,原來香料之路最重要的城市,就在這裡。
距今3000年前,阿拉伯半島已經開始馴養駱駝,人們可跨越荒漠進行長途貿易。半島南部盛產乳香和沒藥,爲漫長的“香料之路”做好了鋪墊。公元前8世紀,基於宗教對於香料的需要,阿拉伯半島南部的香料開始供不應求,沿途的綠洲城鎮隨之興起,香料之路上的很多著名的貿易古城就是這樣發展起來的。
貿易帶來了經濟和文化的繁榮,也讓政權強大起來。綠洲商道的安全和補給都需要武力保障,商旅必須向掌握貿易路線沿途區域的統治者納稅,以求得平順。故而,地扼這條貿易要道的王朝漸漸富可敵國。
當地市場上出售的五顏六色的香料
佩特拉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佩特拉地處紅海和阿拉伯半島的交通要道,在以駱駝爲主要運輸工具的時代,這裡佔盡天時地利人和。西邊的地中海和東邊的亞洲,商旅們必須穿過狹長的西克峽谷,來到納巴泰人的王都佩特拉,交易阿拉伯人的乳香和沒藥和死海的瀝青。昔日,香料貿易是中東最大的財富來源,因此納巴泰人曾因掌控了香料貿易而富甲天下。
到了公元3世紀起,紅海貿易興起代替陸上商路,佩特拉的樞紐地位開始衰落,同時大量人口的出現使地方的資源耗盡,溫飽無法得到保證。到了公元7世紀,被阿拉伯軍隊征服時,本地已經人去樓空,只剩一座廢棄城池。
在公元五世紀時,朝聖之路的興起,再次復興了香料之路。香料之路依然繼續了幾個世紀,直到航海大發現的先驅者登上新大陸,最初驅使他們的動機之一還是香料。
雖然,今日的佩特拉古城,已經找不到太多直接和香料之路相關的遺址,但它在長達幾個世紀的時間裡,依然活在無數歷史典籍的片段記錄裡。
我也買下了小小的香囊作爲留念,彷彿歷史的盛衰還殘留在這些神秘的氣息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