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取近千億元,“和合系”實控人已落網!證監會:發現一起,查處一起

中國證監會2月8日發佈公告稱,依法吊銷和合期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和合期貨)期貨業務許可證,並就相關事宜答記者問。

據披露,和合期貨未有效執行其關於子公司管理等重要內部管理制度,未按規定履行對其子公司和合資產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和合資管)的管理職責,導致該子公司出現重大風險事件,情節嚴重。同時,和合期貨還存在未按規定履行報告義務,且報送的信息不真實、不完整的違法行爲。此外和合期貨多次不真實、不完整報送公司股權情況等重要信息,與相關重大風險事件高度關聯。

從處罰結果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期貨和衍生品法》《期貨交易管理條例》《期貨公司監督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中國證監會於2025年2月5日作出行政處罰,依法對和合期貨責令改正、給予警告、罰款610萬元,並吊銷期貨業務許可證。

行業資深人士景川在接受期貨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證監會依法吊銷和合期貨有限公司期貨業務許可證,體現了監管機構對期貨市場違法違規行爲的“零容忍”態度和強監管的決心。這一事件再次強調了合規經營是期貨公司生存和發展的基石,任何違反監管要求、忽視風險控制的行爲都將受到嚴厲懲處。同時,這也提醒其他期貨公司必須高度重視內部管理和風險防控,確保業務活動合法合規,維護市場穩定和投資者利益。

三方面原因吊銷和合期貨期貨業務許可證

據證監會公告,吊銷和合期貨期貨業務許可證的原因有三個:首先,和合期貨未有效執行其關於子公司管理等重要內部管理制度,未按規定履行對其子公司和合資管的管理職責,導致該子公司出現重大風險事件,情節嚴重。

證監會此前公佈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披露,和合資管是和合期貨全資子公司,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時任上海和合首創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股東林強控制管理和合資管。其間,林強未在和合資管擔任任何職務,也非股東。同時,和合資管內部控制不完善。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和合資管未有效執行公司關於印章管理等重要內部管理制度,導致出現重大風險事件。

其次,和合期貨還存在未按規定履行報告義務,且報送的信息不真實、不完整的違法行爲,主要包括:報送的2020年至2022年定期報告等多份文件中未披露其部分股東的實際控制人及股權代持情況;未完整報送和合資管新開立銀行賬戶情況;未報告關聯方在本公司開戶並從事期貨交易事項。

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林強未經批准擅自委託時任深圳御金中坤法定代表人、和合期貨董事李敏瑋持有和合期貨股權。而《期貨交易管理條例》第十六條第四款明確規定未經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委託或者接受他人委託持有或者管理期貨公司的股權。

最後,和合期貨多次不真實、不完整報送公司股權情況等重要信息,與相關重大風險事件高度關聯。

具體來看,其中,報送的定期報告信息不真實、不完整,和合期貨報送的2020、2021、2022年年度報告中未披露其股東上海益衡、深圳御金中坤與林強之間的關聯關係,亦未披露和合資管與上海瞰瞻之間的關聯交易;報送的持股與股東關係信息不真實、不完整;未按規定報告關聯交易信息,具體爲2021年11月至2023年9月,和合資管使用自有資金投資上海瞰瞻發行的私募基金產品,其間和合期貨未準確識別和合資管與上海瞰瞻之間的關聯關係;未按規定報告關聯方開戶交易信息,具體爲2022年8月、11月,上海尊岐以及上海瞰瞻名下產品瞰瞻和合CTA一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分別在和合期貨開戶,後續使用所開立的賬戶多次進行期貨交易,這一關聯方開戶並從事期貨交易的情況均未按規定報告;報送的重要銀行賬戶信息不完整,2023年,和合期貨報送的和合資管《已開立銀行結算賬戶清單》中未包含和合資管於2022年10月新開立的2個銀行賬戶。

據披露,針對和合期貨違法違規行爲,2024年2月以來,中國證監會依法對和合期貨採取責令改正、對相關人員採取出具警示函、對其所有股東採取限制股東權利等行政監管措施。2024年4月,中國證監會對和合期貨違法違規行爲立案稽查。2024年11月,中國證監會依法對和合期貨實施接管。

“和合系”涉嫌非法集資遭立案調查 實控人出逃後於境外被捕

據界面新聞報道,林強是和合期貨的實控人。但在明面上,林強做了隱藏。此前,林強是和合期貨三大合夥人之一,2021年,林強全面收購了和合期貨。

從股權結構上看,和合期貨公司股東是山西吉達工程有限公司(40%)、上海益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30%)、深圳市御金中坤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0%)。目前,山西吉達工程有限公司已被列入被執行人,且被限高消費。

“和合系”即指林強成立的和合首創投資管理公司,以及其背後控制的一系列金融矩陣。

公開資料顯示,林強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獲得上海交通大學EMBA碩士學位、北京大學DBA博士學位。林強擁有十多年金融行業從業經驗,曾任職於國泰人壽、國金證券、國金基金等大型金融機構。2021年,林強獲選“陸家嘴金融城十大傑出青年”。

2016年,林強創立和合首創,註冊資本10億元。以股權投資基金、證券投資基金、票據投資基金、地產基金、海外資產配置、家族信託等多元業務爲基礎,通過股權母基金、私募證券投資基金、EAM平臺等主體進行投資。

“和合系”一度在資本市場備受關注。

2023年8月,林強突然失聯。隨後,“和合系”發行的產品開始逾期,不少投資人陸續報案,“和合系”兌付危機不斷加劇。2023年10月31日,和合首創梳理了未兌付產品明細,尚未兌付金額高達52.56億元。

2024年1月3日,和合首創曾完成首批兌付計劃,共計兌付5.1億元,涉及客戶數6193人;今年2月底,和合首創又官宣完成了第二批次3%的兌付工作。2024年4月,和合首創公告稱,公司及相關企業已嚴重資不抵債,存在重大持續經營風險,已無力兌付,自即日起暫停兌付工作。隨後,上海警方發佈通告,對“和合系”公司涉嫌非法集資犯罪立案調查,對王某某等人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據證券時報此前報道,2024年10月13日,林強已經確認被抓,目前正在引渡中。林強被指控通過龐氏騙局騙取5萬多人超過140億美元(約合989億元)。

2024年12月9日,上海市公安局楊浦分局發佈警情通報,上海警方依法對“和合系”涉嫌非法集資犯罪立案偵查以來,持續開展追逃追贓工作。

期貨行業整體運行規範 具有較強抗風險能力

從吊銷和合期貨期貨業務許可證對期貨行業的影響來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談到,從期貨行業整體情況來看,截至2024年12月末,全國共有151家期貨公司,分佈在29個轄區,全年全行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412.93億元,淨利潤94.71億元。總體來看,期貨行業整體運行規範,具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

“和合期貨被吊銷期貨業務許可證屬於針對公司重大違法違規行爲依法予以懲處的個案。合規經營是期貨行業發展的底線,中國證監會對違法違規行爲始終保持高壓態勢,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切實保護交易者合法權益,維護期貨市場健康發展。”該新聞發言人說。

證監會在去年11月接管和合期貨時也曾表示,和合期貨因公司治理混亂、管理失控被實施接管,屬於個案情形,對其接管是爲了保持和合期貨的經營穩定,防範風險外溢,更有利於期貨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有業內人士告訴期貨日報記者,總的來看,證監會本次吊銷其期貨業務許可證的動作傳遞出明確的強監管信號,有助於期貨公司及其從業人員增強合規意識,規範自身行爲。通過吊銷存在重大違法違規行爲的期貨公司的期貨業務許可證,能夠不斷淨化行業生態,減少行業發展的潛在風險點,提高期貨公司整體抗風險能力,也有助於增強投資者對期貨市場的信心,爲期貨市場的長期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0月11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中國證監會等部門《關於加強監管防範風險促進期貨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中曾提出,要加強期貨公司全過程監管。

其中《意見》提到,強化期貨公司股權管理和法人治理。加強對期貨公司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的穿透式監管,嚴防不符合規定條件的機構和人員控制期貨公司。督導期貨公司建立清晰的治理結構和規範的治理體系。加強期貨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從業人員監管,嚴厲懲處侵害客戶利益的行爲。密切監測期貨公司關聯交易,嚴禁關聯方違規佔用、挪用期貨公司資產。

同時,規範期貨公司及其子公司經營活動。完善期貨公司功能定位,嚴格業務資質要求,實現對期貨公司及其子公司經營活動的監管全覆蓋。督促期貨公司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強化對子公司的合規管理和風險控制。

在上述政策背景下,此前接受期貨日報記者採訪的專家曾表示,作爲期貨公司,應不斷提升合規意識與能力,同時加強內部風險控制、完善合規管理體系,確保業務實現合規經營。未來,隨着行業風險管理能力的強化,在聚焦服務國家戰略與滿足產業需求方面,期貨公司也能夠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與競爭力,更充分發揮期貨市場功能作用,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有力支撐。

本文源自:期貨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