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重防禦性中國研究 臺失學術優勢

「防禦性中國研究」成了顯學,衝擊臺灣過往的學術優勢。圖爲今年8月17日在四川成都舉行的2023年兩岸關係研討會。(摘自中國臺灣網)

隨着兩岸關係愈發緊張,臺灣學界對大陸正發展出有別於傳統的研究領域─「防禦性中國研究」,學者憂心,若學術資源過度向此傾斜,臺灣或將失去中國研究優勢。

傳統認知的「中國研究」,涵蓋大陸的內政、經濟、軍事、外交等,但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特聘教授王信賢指出,近年該領域發展趨勢爲從事中國研究者更加關注中國因素(China factor),如認知戰、統戰、滲透等對臺灣的影響,這實際已偏向本土研究的範疇。

當相關因素被無限放大,王信賢憂心,可能造成中國研究的學術資源向防禦性研究一方過度傾斜,如此一來,「真正的中國研究到底剩下什麼?」他強調,前述中國因素皆爲中共內部決策的投射,因此傳統中國研究依然扮演重要的角色。

王信賢認爲,在《香港國安法》通過之後,臺灣成爲就近觀察大陸的重要地方,全球學界重視臺灣如何解讀中國、習近平及共產黨決策。如果臺灣的人力與物力持續向防禦性中國研究大幅傾斜,可能會喪失對於中國研究的優勢,以及與全球學界交流的重要立足點。

對於防禦性中國研究,文化大學社科院院長趙建民以「灰色地帶」研究稱呼之。他說,近年來學界對此領域的研究有增加趨勢,一方面是與政府、情治單位相關的智庫,對陸研究重點都轉向灰色地帶;二方面,確實也有個別學者開始研究大陸的灰色地帶戰略,但人數不多。

趙建民認爲,大陸以所謂灰色地帶戰略干預、影響臺灣的情事當然存在,且也有實力這麼做。因此,臺灣政府和學界對此投入研究無可厚非,也值得鼓勵。

然而,趙建民指出,臺灣大選到來,政府方面、尤其是國安單位對於大陸及兩岸關係的發言,幾乎集中談論灰色地帶議題,且較過去更爲頻繁,他質疑,政府對此問題是否過於擴大化。

趙建民說,當我方指控大陸介入選舉的同時,政府是否也將灰色地帶當作政治方式來處理,藉由散播相關消息以影響選舉,在時機上非常啓人疑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