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大咖說|李想:中餐出海需跨越“文化碰撞”關

中新經緯7月13日電 題:中餐出海需跨越“文化碰撞”關

作者 李想 四川旅遊學院烹飪與食品科學工程學院院長、中國烹飪協會健康營養工作委員會主席

中餐作爲重要的世界美食,如今在海外市場越來越受歡迎。根據相關預測,2026年,海外中式餐飲市場規模有望達4098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達9.4%。在海外中餐市場供需共振下,中餐品牌出海呈現出一片“新藍海”。

海外中餐發生哪些變化?

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中餐已經在海外“落地生根”,第一代中餐廳主要是華人在海外謀生的一種手段,是物美價廉的自助餐或快餐形式,並不講究烹調技法、呈現形式和服務。第二代中餐廳主要由一代中餐廳的家屬經營,在發展過程中慢慢培養了產品和“招牌”的意識,逐步把中餐廳的產品和經營模式升級提檔,也慢慢地吸引了一些當地人就餐。如今,中國本土餐飲品牌出海,把中國本土的餐飲產品、服務方式、經營模式帶到海外,落地爲第三代中餐廳,這個過程中還呈現了幾點變化。

首先,目標客戶從海外華人向更多羣體發展。雖然多數中餐品牌仍以滿足出國務工、留學生和企業外派人員等消費羣體的需求爲主,但隨着中國經濟的發展和文化交流,包括近期72/144小時免籤的相關新政策,激發了許多外國消費者對中餐的好奇心和認識,品嚐正宗地道的中餐需求凸顯,爲中餐出海提供基礎。

其次,中國本土品牌出海能力提升、品牌意識增強。第一、二代海外中餐廳以個人、家庭自營爲主,服務範圍小、品類相對單一、規模較小;如今中餐企業憑藉在國內發展經驗、供應鏈能力,採取更多樣的方式,如食品加工企業直接做“產品出海”,連鎖品牌採用授權加盟的方式在海外拓展門店做“品牌出海”,以及餐飲軟件、餐飲設計等配套服務做“服務出海”。

再次,品類、服務更加多樣、豐富,更適應當地需求。當前中餐出海不單要解決華人華僑“舌尖上的鄉愁”,也更重視當地消費者需求。一些中餐品牌落地海外時會做一些產品上的融合,比如,歐美的一些中餐品牌在菜單上會注重融合甜品、葡萄酒等元素,火鍋店的小料臺上也有黃油和法棍;在服務方式上進行分餐制嘗試;在店面設計上既保留品牌原有設計風格又融合了西式元素。

中餐出海還需與當地市場磨合

整體來看,中餐品牌出海還有巨大的可挖掘空間。但也應注意到品牌面臨的一些挑戰:

一是,如何讓當地消費者從接觸到接受再到喜歡上中餐。當前,許多中餐品牌利用自媒體等手段,已經吸引了更多海外消費者嘗試中餐,但餐飲是文化的體現,兩種不同的文化中,飲食習慣、消費習慣、對服務功能的理解等都有一定差異。如何在嚐鮮之後讓當地消費者喜歡、持續消費還需品牌思考。

二是,如何適應當地要求。不同國家和地區有不同的政策要求,比如稅收、用工、食品檢疫等方面。一些中國餐飲品牌在國內瞭解法律法規,有比較成熟的團隊,但缺乏對海外市場規則的瞭解。同時,海外的供應鏈結構相對複雜,供應鏈建設、獨立團隊的搭建、人才儲備輸送,都將是不小的挑戰。

今年3月,商務部等9部門發佈《關於促進餐飲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特別提出,要加快中餐“走出去”,支持餐飲經營主體積極開拓海外市場。

筆者認爲,中國餐飲出海,首先要選準市場,確認自身品牌是否符合目的地市場的定位。比如,東南亞一些國家中,潮州菜、客家菜、娘惹菜受到當地人的追捧,吸引相關品牌拓展市場;但是,一些品牌招牌菜中的某些食材無法在目的地市場中採購,供應鏈受限會限制品牌拓展。在地點選址上,也應結合當地商圈、消費者習慣等實際情況,做充足的調研。

其次,處理好文化問題。中餐出海是兩種文化相互碰撞,也是相互學習的過程。中餐品牌要了解、尊重當地的飲食文化,也要保留特色的如炒、溜等代表性的技法。近年來關於中外廚師的交流、烹飪比賽等在海內外進行得越來越多,中餐也在不斷學習海外餐飲同行對食材、製作方法、餐具、供應鏈、環保、健康等問題上的處理,得到很多啓發。交流與借鑑有利於中餐行業長期的發展,也有利於拓展海外市場。

最後,在品牌國際化建設上發力。一方面,利用好在國內積累的產品和經營管理經驗。另一方面,打好文化和服務牌。餐飲“老字號”可以講述背後的歷史故事,“新品牌”也可以利用變臉、戲劇等中國傳統文化吸引當地客羣,推動品牌結合餐飲與零售、文化體驗等創新業態,爲品牌注入更多價值。(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張芷菡 實習生 曲舫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