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上臺後 把美中建交列爲優先政策

圖爲2014年9月4日,美國前總統卡特在北京出席中美建交35週年招待會。(中新社)

前言:1978年12月16日清晨,美國大使安克志叫醒睡夢中的蔣經國總統,通知美國總統卡特即將宣佈華府與北京關係正常化,臺北措手不及。現已住在安寧病房的卡特,如此羞辱老朋友,令人不齒。在臺美斷交45週年前夕,我們特別選摘中國時報記者傅建中、林博文的3篇文章,剖析美國棄臺保中的內幕。

幾天前,收到亞馬遜網路書店寄來的《卡特白宮日記》,趕快先看與兩岸有關的部分,果然不少。卡特當總統最得意的三大成就是:美中建交、巴拿馬運河歸還巴拿馬、以埃和平協議,其中以美中建交居首功。他在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五日日記補註中說,美中建交導致過去五十年全世界經濟與政治景觀最重大變革。從日記中可以看到,卡特一九七七年一月二十日上臺後即把美中建交列爲他任內優先政策之一。

卡特在一九七七年三月十八日記中說,他告訴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史克蘭頓,如果中國願意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美國就會和中國關係正常化。卡特內閣中主張與北京建交最力的是白宮國安顧問布里辛斯基,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實;國務卿範錫則比較保留,甚至曾阻擋布氏到大陸作試探性訪問。比較少人知道的是國防部長布朗亦主張與北京建交,卡特在一九七七年三月二十九日日記記載:「布朗今午來談我們與中國未來的關係,他認爲我們應加速與中國關係正常化。他說會和參謀首長聯席會議討論美中關係正常化後的軍事後果。」一九七七年八月五日,卡特與參謀首長聯席會議午餐,卡特說他要聯席會議對美中關係正常化提供意見。聯席會議表示贊成與中國關係正常化,但希望繼續與臺灣貿易並售臺武器。

海軍官校畢業的卡特,曾於一九四九年四月以潛水艇軍官身分首次訪問中國。他在一九七七年三月二十九日日記補註中說,他那年到中國後幾個月,國民政府就放棄大陸到臺灣去了,中共在十月一日(卡特生日)宣佈建國。卡特一直對中國沒有忘情,一九七九年一月下旬鄧小平訪美,一月二十九日鄧對卡特親自主導美中建交,向卡特表示感謝,並問卡特對中國有沒有什麼個人願望?卡特說他是基督徒,小時候每個禮拜捐五分錢給教會在中國興建醫院和學校,他說在華傳教的浸信會牧師是他的英雄。他對鄧小平說,希望中國能允許信仰自由和自由發放聖經。鄧小平聽了有點意外,他笑着對卡特說他明天會答覆。第二天,鄧小平說中國會有信仰自由,也可發放聖經,但不能派傳教士到中國。卡特說他對鄧小平印象極好,和他談判很愉快。當時中國如想獲得貿易最惠國待遇,必須要有移民自由,鄧小平說中國就批准一千萬人移民美國,卡特立刻回答說美國即派一萬個記者赴華。鄧小平嚇壞了。

卡特至少兩次提到,幸好美國規定建交權操之於總統,而不在國會,否則他就無法「棄臺就中」。因爲支持臺灣的國會議員佔多數,而親臺遊說勢力極大。卡特說,在華府凡涉及以色列和臺灣事務,都不能保密,因此他下令有關美中建交一事由他直接領導,避開國務院(因親臺派會泄密),只能讓範錫一個人知道。尼克森打開了中國大陸之門,卡特則正式登堂入室。卡特說尼克森展開破冰之旅,但尼克森本人和福特仍不敢或不願與臺灣斷交,只有他纔敢採取與中國建交、與臺灣斷交的行動。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三日,鄧小平接受美方提出的建交公報草案,卡特在興奮中感到有點意外。十二月十七日,他告訴布里辛斯基說,他打電話給尼克森,問他是否已聽到中國反悔了,拒絕建交公報草案的消息?卡特說尼克森差點昏倒,他趕緊對尼克森說:「那是開玩笑的!」

卡特在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的日記中說,克里斯多夫(副國務卿)抵臺遭到抗議羣衆惡言粗行相向,卡特說,這顯然是蔣經國所慫恿的。蔣經國對美國的背叛,當然生氣,但他應不至於氣到下令人民到機場示威,赴機場迎接克里斯多夫的錢復最清楚,這是卡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卡特在一九七八年四月二十一日日記中說,他的喬治亞州老朋友洪斯(The Hornes)夫婦到白宮來看他,談臺灣問題被他教訓一頓。卡特對他們說千萬不要拿臺灣的禮物,或免費遊臺,更不可爲臺灣說項。在當天日記補註裡,卡特說臺灣當局知道美中可能建交的消息後,即一直向美國友人示好,送禮物、赴臺觀光、負擔吃住旅費等。卡特說他告誡其家人絕不可接受臺灣餽贈。卡特說那年(一九七八年)臺灣在其故鄉喬治亞平原鎮捐了一座花園。

卡特在一九八二年出版過回憶錄《忠於信仰》(Keeping Faith),對美中臺三邊關係已有所涉及,範錫和布里辛斯基也都在回憶錄中提到美中建交往事。卡特也許是美國曆史上最勤快、最認真、最坦誠的總統,他每天向秘書口述日記,打字存檔(四年五千多頁),那時候還不是網路時代,自從柯林頓鬧緋聞後,再也沒有總統寫日記了。中外政治人物寫日記的方式大不一樣,中國人喜歡在日記中作反省或悔過(是真是假?),試圖使日記帶一點警世作道德示範,西方人雖亦會往自己臉上貼金(self-serving),但比較直率和坦白。(摘自2010年9月29日中國時報《林博文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