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回望,何以安陽

這是一份鼓舞人心的成績單。

剛剛過去的國慶假期,安陽市累計接待遊客762.75萬人次,同比增長79.81%;累計旅遊總收入48.45億元,同比增長84.38%,各景區“熱辣滾燙”,八方遊客直呼“過癮”!線上線下“圈粉”無數。

作爲“文化網紅”,安陽“長紅”又出彩,自有其成功的密碼:這些年,安陽市上下堅定信心往前拼,拼出了一條文旅文創融合發展的“安陽路徑”。

高位推進文旅融合

讓“網絡流量”變“遊客留量”

安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文化在此綿延不息,紅旗渠精神歷久彌新,從這裡走向全國乃至全世界。

河南省委、省政府研究出臺了《關於支持安陽以紅旗渠精神爲引領建設現代化區域中心強市的意見》,賦予安陽打造“一高地一區三中心”的發展戰略定位,其中“一高地”是紅旗渠精神高地,“三中心”之一是區域文旅融合發展中心。2023年11月,省委書記樓陽生在安陽調研,提出“把殷墟甲骨文打造成爲中華文化新地標、中原文旅新名片”,並在2024全省旅遊發展大會上強調,要立起文化新地標,逐步形成“到中國旅遊必到殷墟參觀,看中華文化必看甲骨文字”的廣泛認知。

“我們要牢記囑託,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把文化旅遊產業作爲安陽市主導產業來高位推進,抓項目建設,抓創意開發,抓服務升級,厚積薄發,行穩致遠,努力打造一個千億級文旅融合產業集羣。”市委書記袁家健在調研中多次強調。

有一定之略,然後有一定之功。

安陽市委、市政府帶領安陽市人民,堅定扛起新的文化使命,在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及有關部門的精心指導下,積極融入“行走河南·讀懂中國”文旅體系,堅持更聚焦,打造中華文化新地標;打造文旅新業態,走出文旅融合發展新路子;用好融合“工具箱”,打造中原文旅新名片,各項工作高位起步、協調推進,掀起“探尋中華文脈”的文旅熱潮,安陽一躍成爲“文化網紅”城市和熱門旅遊目的地。

數字最具說服力。今年國慶假期,殷墟博物館單日接待遊客29116人次,單日文創收入37萬元,7天假期遊客共18萬人次。中國文字博物館每天總有排不完的長隊,7天假期遊客超15萬人次,“到中國旅遊必到殷墟參觀,看中華文化必看甲骨文字”正由海內外的廣泛認知,轉化爲到訪安陽的遊客流量。

深度挖掘資源稟賦

讓“文化優勢”變“發展優勢”

安陽是一座文化“富礦”,以擁有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聞名於世。

安陽的文化資源稟賦,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是獨特的。顓頊帝嚳陵、殷墟、羑里城,藏滿華夏文明密碼;彰德府古城、水冶古城、道口古鎮,還有漢代三楊莊遺址、文峰塔、岳飛廟……述說着一個個傳奇過往;從抗戰烽火中走來的紅色沙區,默默講述革命先輩的英雄故事;“人工天河”紅旗渠滿載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流向幸福的遠方……

安陽很不一般,極具歷史穿越感,將厚重的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爲文旅融合發展優勢,安陽一直在行動。

——“文化+科技”讓靜態的文物“活起來”。“數字婦好”“商王巡遊”“文字溯源”等情景演藝,打開了一條通向殷商國都的時空隧道;“脫胎”於歷史文物的“安陽文創”商代銅鈴鐺、玄鳥飾品、“青銅”套餐、“文字面條”讓文物“飛入尋常百姓家”;甲骨文微信小程序、甲骨文廣播體操、甲骨文書屋、甲骨文拓印篆刻“讓生活變得更美好”。

——“文化+時尚”讓沉寂的遺址火起來。殷墟博物館全新打造的《再現·大邑商》數字文化項目,帶領遊客踏入大邑商土地,化身大邑商的一員,奔赴一場三千年前的盛會。遊客穿上漢服,漫遊於曹操高陵遺址博物館的國潮市集、內黃顓頊帝嚳陵景區的國風演藝、馬氏莊園的古風妝造、岳飛廟景區的實景演出、倉巷街的市集場景……蓋上“通關文牒”、來一場“劇本殺”或坐上黃包車體驗一把,人在景中游,也成了“遊中景”。

——“文化+感悟”讓到訪的遊客心動起來。文者,貫道之器也。安陽突出“沉浸式”體驗,讓遊客在“新中式遊”中深深愛上安陽這座城。國慶假期,紅旗渠景區滿眼盡是“中國紅”,遊客在這裡聽一段故事,看一場表演,上一堂課程,讓紅旗渠精神流入血脈,內心激起滿滿的正能量。中國文字博物館推出“全球首批甲骨數字迴歸”專題展,滑縣開展濃墨重彩遊古鎮活動……安陽市安排特色文旅活動116項,讓遊客在參與中找到了“心中的詩和遠方”。特別是今年年初以來,安陽接待境外遊客數量大幅度增長,其中,太行大峽谷景區接待韓國遊客約3萬人次,遊客紛紛點贊“ChinaTravel!”

觀一城文脈,知古今春秋。安陽吸引着海內外遊客來到這裡感受歷史文化的厚重與斑斕,就連火爆的《黑神話:悟空》遊戲背景也有兩處取自安陽,一處是修定寺塔,另一處是千年靈泉寺。

遊客由衷讚賞安陽,有的感慨:以前不瞭解安陽,沒想到在安陽越深度遊越覺得安陽有味道!

超前謀劃重大項目

讓“文化珍珠”變“文旅項鍊”

文旅融合發展,項目是支撐。

項目建設,說易行難。千難萬難,再難也難不過一個“幹”字。安陽以“三個一批”項目建設爲載體,大抓項目、抓大項目、抓好項目,幹在實處,拼在一線,吹響了文旅融合鏈羣式發展的“衝鋒號”與“集結哨”。

——強鏈:在保護中開發,謀劃實施“大文旅”項目。一直以來,不少人認爲安陽文化“說頭大、看頭小”,爲改變這種狀況,安陽敢於突破自我,跳出安陽看安陽,站在全省全國的大格局中找差距定目標,堅持項目爲王,高標準謀劃實施重大文旅項目,廣大黨員幹部勇於攻堅克難,克服新冠疫情等不利因素影響,一步一個腳印去幹、去拼,一個個大項目接踵完工:

2022年8月,文體中心揭開神秘面紗;

2022年11月,中國文字博物館續建工程與漢字公園全面建成;

2023年4月,曹操高陵遺址博物館正式面向公衆開放;

2023年11月,紅旗渠機場聯通世界;

2024年2月,殷墟博物館新館開館即火爆;

2024年9月,高鐵安陽東站交通樞紐正式投入運營;

一批批文旅好項目可觀、可遊、可體驗,適應了新時代文旅發展新趨勢,成功接住了“文博熱”帶來的一輪又一輪“潑天富貴”。

——延鏈:在展陳中完善,謀劃實施“全文旅”項目。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安陽堅持系統觀念,將“吃住行遊購娛”植入項目建設之中,積極發展全要素文旅融合產業。殷墟博物館新館建築面積5.1萬平方米、展廳面積約2.2萬平方米,一舉突破老館展廳只有1500平方米的“束縛”,不僅“大”,而且很“全”,在這裡遊客可以從早到晚開啓“全天候”愉快之旅。同時,殷墟博物館與殷墟景區、殷墟文旅考古小鎮、洹河灣演藝場相融互動,一個可遊、可感、可參與的“大邑商”已然樹立。大運河道口古鎮、馬氏莊園、萬泉湖等景區也串珠成鏈,聚鏈成羣,形成了全要素髮展“文旅融合生態圈”。

——升鏈:在傳承中創新,謀劃實施“夜文旅”項目。文旅融合發展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安陽堅持傳承創新,圍繞“夜遊、夜賞、夜娛、夜購、夜食”五大主題,打造了一批高品質夜間文旅“新中式遊”項目。同樣是克服了疫情帶來的不利因素,一個項目一個項目推進,先是“點亮古城”,再啓動“洹河夜遊”,接着“點亮殷墟”,譜寫出夜遊“三部曲”。推出“大邑商·夜安陽”夜遊國慶季開放活動,《洹溯·大邑商》實景演出讓遊客大飽眼福,700多架無人機如同繁星點點,扮靚“大邑商”;文峰塔、高閣寺、魁星閣在璀璨燈火映照下變得風姿綽約,“吸睛圈粉”無數。據不完全統計,國慶節期間,參與夜遊活動遊客累計達到130餘萬人次。

安陽精彩紛呈,越“夜”越精彩。

多維度服務供給

讓“來安遊客”變“安陽友人”

文旅發展不僅需要創意,更離不開優質的服務,服務是軟實力、硬支撐。

安陽人熱情好客,踏上新時代新徵程,安陽注重多維度服務供給,向着世界旅遊目的地城市邁出鏗鏘步伐。

——“6+1”工作專班全方位保障。凡事預則立。安陽舉安陽市之力發展文化旅遊產業,成立六大工作專班,持續推進“暢行安陽”“美味安陽”“文創安陽”“美宿安陽”“樂遊安陽”“演藝安陽”行動計劃,促進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發展。在此基礎上,又成立一個入境遊工作專班,搶抓國家政策利好,吸引更多境外遊客開啓“安陽之旅”。國慶前夕,面向海內外推出6條精品線路,引導遊客有序暢遊安陽,沒有出現景區“堵人”現象,遊客感慨:“安陽景區人雖多但不堵,慢慢遊,剛剛好!”國慶假期,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檯等中央媒體連續關注安陽,中央廣播電視總檯相關欄目和平臺推出有關安陽的重點報道20餘條(篇),安陽還在人民網、新華網、光明網等平臺頻頻亮相,同時,又推出2024版城市宣傳片《安陽》,引發源源不斷的品牌流量,點燃了海內外遊客對古都安陽的嚮往之情。

——“上心”講解打開歷史之門。安陽曆史文化底蘊深厚,是一座不聽講解等於白來的城市。安陽的講解員隊伍非同一般,除了專業講解員,還打造了“青銳·志願講解員”團隊、“紅領巾”小小講解員志願團隊等愛心講解員隊伍。在節假日,各個景區都活躍着“志願紅”講解員,他們中不僅有年輕人、中小學生,還有老年人,可謂“男女老幼”齊上陣,化身“安陽形象大使”,打開了海內外遊客認識安陽的又一扇大門。

——“寵客”新舉措提升滿意度。城市有溫度,纔有各種流量的熱度。安陽市全民總動員,自覺讓路於客、讓景於客、服務於客,讓遊客體會到了“家”的溫馨。萬泉湖景區對周邊三省五市遊客推出國慶假期免門票優惠政策;岳飛廟景區推出背誦岳飛詩詞免首道門票政策;到訪遊客輕微交通違法行爲“只警告不處罰”,安陽市176家公共機構內部停車場6177個停車位免費開放;四大博物館之間開設公交循環線路,殷墟片區開通擺渡車;10000餘名志願者在景區當起了諮詢員、交通員、安全員……

厚重的文化,多樣的業態,熱情的服務,吸引着四面八方的遊客慕名而來。

年輕遊客來了,親子游客來了,海外遊客也來了,來了不想走,走了還要來!

安陽,一生必去的城市!(安陽市委宣傳部供稿 作者林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