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友:阿嬤包糉流程跟平常一樣

家屬公佈曾姓老婦包阿粨的畫面,不解地說「跟平常一樣」。記者尤聰光/攝影

曾姓老婦的親友說,親友得知老婦過世連夜趕到弔唁,十多人吃了老婦製作的「阿粨」、有人吃一、兩口,有的吃掉半個,吃的時候並沒有發酸或其他怪味道,身體也沒有不舒服,親友待了一、二小時後陸續回家休息,陸續出現身體不適、暈眩、噁心等症狀,趕緊送醫。

原住民傳統美食「Abai」(阿粨或稱阿拜),爲何要包蝸牛?部落族人說,阿粨與吉拿富(cinavu)都是魯凱族及排灣族常享用的傳統食物,內餡通常以豬肉爲主,也可就地取材,會視時空條件而定,包蝸牛並不稀奇。

他說,阿粨是魯凱語、吉拿富是排灣語,兩者略有不同,通常用小米或糯米包豬肉,再包覆一層假酸漿葉,最後用月桃葉包裹成長方形,再用繩子綁起來後蒸煮。有人說這是原住民的糉子,因裡面通常會包小米,所以簡稱「小米糉」。

臺東縣府原民處長方銘總說,阿粨或吉拿富一般都是簡單包豬肉餡,有人會把蝸牛當內饀;高雄市原民會主秘陳海雲解釋,吉拿富較小,習慣用假酸漿葉包裹,內饀包肉或其他食物,阿粨較大,會使用糯米與小米包肉,外面用月桃葉包裹,不用會假酸漿葉,現在魯凱族與排灣族之外的部落也會包,各自融入當地文化。

曾姓老婦親友昨提供老婦包糉畫面,老婦雙手捧着糉葉,葉片上有蝸牛、豬肉等內餡,並嘗試用月桃葉把內餡完整包裹,最後用棉繩綁住。

家屬說,老婦包阿粨都是循原本流程,並無出錯,平常包也是這樣,不知到底哪裡出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