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與社區共創看頭前音樂祭 喚起舊港島生態永續認同

清大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竹塹社區大學和水利署第二河川分署舉辦「看頭前」音樂祭。圖/清大提供

清大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竹塹社區大學和水利署第二河川分署舉辦「看頭前」音樂祭,討論舊港島的地方創生和永續發展治理的困境與策略,這次特別體驗即將流失的「疊鰻墩」活動,從中反思先人用當地材料來捕捉鰻苗的循環經濟,盼從中喚起對舊港島人文歷史、生態環境與防洪保育的重視認同。

清大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主任鄭國泰則認爲,舊港島實存足夠的在地永續發展能量,是可以透過社會資源的移轉和建構,形成具有人文文化底蘊的永續發展經濟。

可透過社會創新方法,善用非屬資本主義傳統元素的在地資源,依循永續發展的邏輯,在解決在地問題的過程中找尋合適的發展機會。也能適宜地激發由在地居民投入,吸引有意投入社區韌性發展的參與夥伴利用當地未被正視和開發的潛能,使舊港島的活力與幸福能在永續發展教育的營造過程中加以實踐。

這次藉由「地創團隊、社區大學、大學社會責任中心」對話,來爲舊港環境發聲爲土地請命,並思考在地社區永續發展經濟如何再造,且能達成共好的良性發展。

活動另一特色即在屏科大客家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師生,遠從屏東至新竹進行大學社會責任的互訪學習,並且親身體驗即將流失的「疊鰻墩」活動,從中反思先人用當地材料來捕捉鰻苗的循環經濟。

屏科大教授鄭春發表示,多樣的自然地景樣貌非但孕育了豐富的生態資源,也可以促成推展「綠色生態旅遊」,藉由友善環境與保育旅遊方式,減低活動過程對碳資源的耗損,建立夥伴關係及結合地方創意,來促進地方文化與永續觀光。

這次特別體驗即將流失的「疊鰻墩」活動,從中反思先人用當地材料來捕捉鰻苗的循環經濟。圖/清大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