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對虛擬貨幣“挖礦”項目開展清理整頓工作

聯社6月9日訊青海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下發《關於對虛擬貨幣挖礦項目開展清理整頓工作的通知》,並對有關虛擬貨幣挖礦行爲開展清理整頓。通知要求:一、嚴禁各地區立項批覆各類虛擬貨幣“挖礦”項目,對現有的各類虛擬貨幣“挖礦”項目全面關停。二、堅決查處糾正以大數據,超算中心等名義立項但從事虛擬貨幣“挖礦”的項目主體。制止向虛擬貨幣“挖礦”行爲提供場所、電力支持。三、後期將對清理整頓情況開展檢查和抽查,請做好相關資料準備工作。

延伸閱讀:

打擊虛擬貨幣“挖礦”從內蒙古開始,大型礦場可能關停

來源:第一財經

作者:周艾琳

責編:於艦

幣圈向來波動劇烈。

中國監管層對於加密貨幣以及“挖礦”的監管措施不斷升級

5月26日,內蒙古自治區出臺打擊懲戒虛擬貨幣“挖礦”行爲八項措施。八項措施中提到,對通訊企業互聯網企業等主體存在虛擬貨幣“挖礦”行爲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相關規定,由主管部門依法吊銷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嚴肅追究責任

“大型礦場可能會被關停,嚴監管下很難運作下去,但也有不少個人擁有礦機,例如幾十臺這種影響可能不大,只有幾臺礦機的小礦工也可能放在家裡挖。可以說這是一次挖礦的‘去中心化’。” 某幣圈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監管的方向可以說是明確的,部分礦工開始做起了其他打算——出海。

礦工或“出海”

“未來也可能看到礦圈出海的現象。大型礦場受到行政政策的影響比較大,很難再繼續下去,圈內礦工是有考慮過將礦機一起運出去的,如果實在沒辦法的話,只能接受附加成本。”一圈內人士表示。

另一名加密貨幣交易所人士也對記者稱:“大型礦場是很難再繼續挖礦了,小礦場也許還能繼續搞,內蒙古可能是一個開始。”

近期,幣圈接連迎來監管重拳整治。5月21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第五十一次會議,金融委特別強調,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行爲,堅決防範個體風險向社會領域傳遞;5月18日,三大行業協會集體發聲,要求會員機構不得開展虛擬貨幣交易兌換以及其他相關金融業務等。

75%的比特幣挖礦活動發生於中國,礦場大多位於四川、內蒙古、新疆,四川多爲水力發電,相對清潔,但內蒙古、新疆都是燒煤發電,所以幣圈現在擔心的是環保行動會對挖礦有所限制。

也有業內人士對記者透露,關停礦場等事宜到了具體執行層面可能還沒那麼容易。“尤其是例如四川,挖礦用電都是水力發電,水資源不用也就浪費了,而且還牽涉到脫貧攻堅。” 此前一位於四川的礦場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目前礦場運作仍沒有什麼變化。

比特幣生產需要發揮計算機算力,且極爲耗電,這對於水電站而言是一筆巨大的收入。去年以來,在火爆行情的帶動下,礦工的挖礦收益隨之攀升,進而推動礦機需求激增,各大挖礦公司紛紛加購高算力礦機,希望能夠趁幣價處於高位且挖礦難度增加,通過提高算力來獲得更穩定的挖礦收益。

幣圈波動

市場認爲,幣圈將迎來波動期。

目前,幣圈擔心的是,內蒙古的監管可能只是開始,未來新的監管舉措或加劇市場波動。

對礦工而言,是否持續挖礦要看是否有利可圖,這就涉及到電費成本和幣價。某礦工此前對記者說,一個月50臺礦機(存放在四川的大礦場)大概要花4萬~5萬元的電費(按照0.32元/度的恆定電價)。除去電價,每個月都有幾萬元的穩定收入。但在2020年3月比特幣“腰斬”的時候,幣價暴跌至3000美元區間,“每天一睜眼就要賠掉幾百電費,太令人煎熬了”。

因此,礦工當前不但擔憂挖礦被限制,也擔心這些監管措施會繼續對幣價帶來影響。OKlink數據顯示,“比特幣大戶灰度基金持倉65.29萬枚比特幣,估計成本爲89.31億美元。也就是說,每枚比特幣的平均成本僅約1.37萬美元。因此,目前礦工將這一價格視爲一個分水嶺

但比特幣的波動向來巨大,因此當前經過千萬次漲跌的幣圈仍處於觀望狀態。即便自2021年1月以來比特幣已經進入牛市,也經常發生暴跌,其中日最大跌幅超過5000美元的至少有7天,在2月22日和23日連續兩天的日內最大跌幅都超過了10000美元。這樣的高波動會導致無數槓桿客戶爆倉。比特幣的所有權仍非常集中,2%持有者擁有所有可用比特幣的95%。過高的集中度本身就是一種風險,可能帶來價格操控;同時,散戶過多、投機性過強也是導致幣圈暴漲暴跌的原因。

未來流動性緊縮也可能加劇幣圈波動。5月20日發佈的4月美聯儲會議紀要顯示,一些成員認爲應該開始討論縮減購買金融資產的規模(tapering)。這是一個重要事件,在經濟強勁復甦的背景下,部分委員對通脹和金融風險的擔心可能在上升。8月的傑克遜霍爾全球央行年會上,美聯儲可能會宣佈縮表的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