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牛,剛剛融資30億

來源:投資界(ID:pedaily2012) 作者:劉博

這可能是2024年最後一筆超級融資。

投資界獨家獲悉,智譜AI近期完成新一輪30億元人民幣融資。據多位知情人透露,此次新進投資方包括多家戰投及國資機構,而君聯資本等老股東繼續跟投。

過去一年,國產AI融資歷歷在目。成立於2019年的智譜AI,背後站着一羣清華大牛——CEO張鵬本碩博均畢業於清華,董事長劉德兵、總裁王紹蘭同爲清華校友。短短五年時間,智譜AI已成爲國產AI標誌性企業之一,身後也集結了一支長長的投資人隊伍。

儘管今年國內一級市場格外冷清,但AI融資卻依舊轟轟烈烈,動輒數億元的融資比比皆是,誕生了一批AI超級獨角獸:月之暗面、百川智能、Minimax、零一萬物……這無疑是中國AI時代最生動的一抹寫照。

01

清華校友聯手,要打造中國版OpenAI

這是一家從清華實驗室走出的獨角獸。

時間回到2006年,彼時清華計算機系知識工程實驗室(KEG實驗室)發佈AMiner平臺,即利用人工智能的方法,去挖掘自然科學或技術發展的客觀規律。其中,張鵬在2002年從清華本科畢業後,便作爲碩士研究生進入KEG實驗室深造,此後他攻讀清華2018創新領軍工程博士。

直到2019年,爲了將科研成果發揮出最大價值,張鵬與團隊決定從實驗室走向市場,正式創立智譜AI,目前由他擔任CEO,清華校友劉德兵、王紹蘭則分別出任董事長和總裁一職。

智譜AI起步很快。正如張鵬此前表示,公司是帶着技術、帶着團隊、帶着客戶和市場直接啓動的,“我們一邊做核心的技術,一邊拓展市場。從第一天開始,我們就有收入。”

2020年,OpenAI發佈GPT-3大語言模型,AI浪潮席捲全球。這也激發了智譜AI鬥志——於是在公司成立一週年之際,團隊決定全力進行大模型的開發。2022年8月,由智譜聯合清華大學打造的GLM-130B正式誕生。

進入到2024年,大模型戰火依舊,智譜AI也加快步伐,分別在今年1月和8月,推出新一代基座大模型GLM-4和GLM-4-Plus,還先後發佈對標Sora的視頻生成模型CogVideoX,以及對標GPT-4o的GLM-4-VideoCall和端到端語音模型GLM-4-Voice。

眼下,商業化成爲擺在大模型公司面前共同的難題,智譜AI也不例外。據接近智譜AI的知情人透露,“今年智譜商業化收入相比2023年取得了100%以上的增長。”對方提供了一組直觀數據——

智譜推出的MaaS平臺,已吸引70 萬企業和開發者用戶。即使在 API 價格大幅普惠的情況下,開放平臺API年收入同比增長超過 30 倍,日均Tokens消耗量增長 150 倍。而C端產品智譜清言則擁有超過2500萬用戶,年化收入(ARR)超千萬級。

行至今日,智譜AI業務已覆蓋智能汽車、製造、大消費、金融、政務服務、醫療健康、遊戲娛樂、文化旅遊等行業。近期智譜的AutoGLM 火爆出圈,更是帶動 Agent 成爲行業新焦點。

回望過去短短5年,國產大模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屬於智譜AI的征程仍在繼續。正如張鵬曾說過,“我們的目標永遠是讓‘機器像人一樣思考’,並且讓機器服務人類。”

02

VC/PE雲集,不久前估值已超200億

一路走來,智譜AI留給創投圈深刻印象。

早在成立伊始,智譜AI就獲得中科創星的天使輪投資。談及這筆投資,中科創星創始合夥人米磊曾對投資界回憶,當時投資團隊根據行業研究判斷,知識圖譜和自然語言處理將會成爲深度學習之後下一個重要技術方向。由此,智譜AI進入中科創星團隊的視野,並最終出手。

此後,不斷有頭部投資機構進入。2021年9月,智譜AI完成A輪過億元融資,由達晨財智、華控基金、將門創投、圖靈創投、北京達凡、通智投資、棗莊通智、榮品投資、財智創贏、凌雲光等聯合投資。

時隔一年,智譜AI又獲得數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由君聯資本、啓明創投聯合領投。當時君聯資本總裁李家慶表示,“‘大模型+大算力’是邁向通用人工智能的可行路徑,未來基於大模型形成變革性AI產業基礎設施將改變當前單一模型對應單一任務的人工智能研發範式,多模態大模型將成爲不同領域的共性平臺技術。”

啓明創投主管合夥人周志峰則認爲,下一個十年,人工智能將走向認知智能,預訓練大模型是其核心技術推動力和關鍵基礎設施,讓AI吸收更多的知識去理解和思考,最終實現接近人類水平的認知。

震撼一幕出現在去年10月,智譜AI宣佈2023年累計獲得超25億人民幣融資,由社保基金中關村自主創新基金(君聯資本爲基金管理人)、美團、螞蟻、阿里、騰訊、小米、金山、順爲、Boss直聘、好未來、紅杉中國、高瓴等多家機構及包括君聯資本在內的部分老股東跟投。

今年初,智譜AI被爆完成新一輪融資,北京市人工智能產業投資基金參與投資。而在稍早前的9月,中關村科學城公司宣佈以投前200億估值領投智譜AI,用於支持國產基座大模型的技術創新和生態發展。

至此,智譜AI崛起爲國產大模型最大獨角獸之一,這場創投圈火爆的融資競賽仍在繼續。

03

全球掀起史上最大競賽,國產AI軍團崛起

目之所及,AI成爲今年最火爆的融資賽道。不久前,OpenAI宣佈最新一輪融資66億美元,投後估值達到1570億美元(超11000億元人民幣),締造了年度最瘋狂的融資紀錄。

我們將目光拉回至國內,大模型融資歷歷在目。今年9月,潞晨科技獲得數億元A++輪融資,北京市人工智能產業投資基金、石溪資本、Capstone Capital、領渢資本參與投資。背後掌舵者是一位90後教授尤洋,他畢業於清華,後在UC Berkeley攻讀博士,併成爲新加坡國立大學計算機系首位獲得“校長青年教授”殊榮的華人。

同一時間,無問芯穹宣佈完成近5億元融資,投資方同樣驚人——聯合領投方爲社保基金中關村自主創新專項基金(君聯資本擔任管理人)、啓明創投和洪泰基金,跟投方包括聯想創投、小米、軟通高科等戰略投資方,國開科創、上海人工智能產業投資基金(臨港科創投擔任管理人)、徐匯科創投等國資基金,以及順爲資本、達晨財智、德同資本、尚勢資本、森若玉坤、申萬宏源、正景資本等財務機構。這是一支由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推動集結的隊伍,發起人是汪玉教授,公司CEO夏立雪、首席科學家戴國浩均是汪玉的學生。

此外,“大模型五虎”中的另外4家企業月之暗面、百川智能、Minimax、零一萬物,也在去年至今密集宣佈融資,紛紛躋身獨角獸行列。

不同以往,我們看到這一波AI創業者均是名校出身——正所謂“北清華,南交大”,清華系和上海交大系成爲AI江湖中響噹噹的力量;同時,坐落於合肥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也毫不遜色。

同時,AI戰火也在城市中蔓延開來。去年8月,《成都市加快大模型創新應用推進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就已印發;上海快速跟進,已發佈《上海市推動人工智能大模型創新發展若干措施(2023-2025年)》。

北京、深圳同樣勢頭強勁。今年7月,《北京市推動“人工智能+”行動計劃(2024-2025年)》出臺,明確提出到2025年底,力爭形成3-5個先進可用、自主可控的基礎大模型產品、100個優秀的行業大模型產品和1000個行業成功案例。

爲何會如此火爆?“AI 2.0是有史以來最大的科技革命。”李開復一年前的判斷言猶在耳。孫正義更是描繪了一個極爲激進的AI普及時間表——擁有與人類同等能力的AI將在2~3年後到來,而超過人類1萬倍的超人工智能(AS)將在10年以內實現。

歷史的河流浩浩蕩蕩。此時此刻,我們正身處於AI新時代的起點,在這條新徵途上,一批批來自不同背景的國產AI軍團,正從四面八方趕來集結,共同奔赴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