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朗浦江”大家談|“套路化”的流量是網絡空間中的毒瘤

在互聯網日益成爲公衆獲取信息重要渠道的背景下,多元化的信息內容、豐富靈活的信息形態,爲公衆融入日常的數字化生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性。但網絡空間中一些無底線博流量的現象也在大行其道,嚴重污染網絡空間的秩序,與網絡文明建設的要求背道而馳。

今年5月以來,在中央網信辦的指導下,上海市網信辦加大了對屬地自媒體無底線博流量問題集中整治的力度,集中曝光了虛假賣慘、扮醜獵奇、低俗擦邊、販賣焦慮等一系列唯流量至上自媒體內容生產套路和案例,處理了一批公衆反映強烈的不擇手段攫取流量的自媒體賬號。

在信息生產主體、信息傳輸通道日漸多元化的背景下,自媒體營造的龐大流量產業也面臨着極致化的內卷。細細觀察上海市網信辦通報的相關案例,可以發現這些無底線博流量的自媒體正呈現出典型的類案化、模式化、套路化的特徵,其“底線之低”不禁讓人咋舌——有的通過編造虛假故事“賣慘”博取同情,有的通過“碰瓷”熱點話題炮製虛假消息,有的運用人工智能編造虛假災害新聞,有的製造場景焦慮進行引流變現,有的違背公序良俗製造炫富人設,有的斷章取義放大矛盾衝突……

相關的研究表明,受衆選擇某一信息的概率與信息閱讀的費力程度成反比,與閱讀信息獲得的刺激感成正比。毫無疑問,相比於嚴肅的科普知識、專業的新聞報道,那些能帶來反差效果的、取悅受衆偏見的、激發同情憤怒的、展現獵奇視角的信息,更容易抓住受衆的眼球、挑動受衆的情緒、刺激受衆的神經,因而也更容易成爲網絡流量的虹吸之地。

媒介化社會,自媒體不僅是信息傳播的載體通道,更是網絡空間賴以生存的基礎設施,受衆藉此瞭解和認識世界並由此形成關於世界、社會和生活的認知、判斷。流量是信息傳播效果的數據化計量,流量的多寡反映的是信息所觸及的受衆羣體的規模,也暗含了特定的信息對接受者在認知、情感和行爲上可能帶來的潛在影響。

相較於“瀏覽得多,思考得少”的普通網民而言,自媒體生產者對網民的“痛點”“癢點”“怒點”“爽點”等有着更深刻的洞察把握。於是,可“量產”的“焦慮”、可“批發”的“矛盾”、可“複製”的“熱點”、可購買的“幸福”都成爲無底線流量生產的常見套路,受衆的好奇心、同情心、幸福感統統都在這些自媒體的操縱下變成了源源不斷的流量。這些流量與網民的期待不符,更與我們所倡導的價值觀不符。

互聯網需要流量,但流量必須承載正確的價值導向。有的信息給人以正向的啓迪和鼓舞,有的信息則在放大焦慮和困惑;有的信息提供瞭解決某些問題的方案,有的信息則指向源源不斷的銷售套路;有的信息促進社會共識的凝聚,有的信息則在透支社會信任、製造羣體區隔;有的信息教會人們如何從容優雅,有的信息則在宣揚金錢至上攀比享樂。

此次,上海市網信辦開展的自媒體無底線博流量專項整治行動曬出了不俗的成績單,有效壓縮了“毒流量”的生存空間。而開展“清朗·整治‘自媒體’無底線博流量”專項行動本身,也必將帶來更爲長遠的社會意義:一是以警示性的案例讓數量龐大的自媒體加深對網絡空間邊界和底線的敬畏;二是以典型套路案例的剖析,讓受衆切實感受到網絡空間各類無底線自媒體不擇手段攫取流量的複雜情況。

但新媒體技術發展的動態性,網絡環境的極端複雜性也同樣意味着,自媒體無底線博流量專項整治行動是一個持續的過程,而非一次性任務。在網絡空間治理科學化、精細化程度不斷提升的背景下,一些羣衆反映強烈的“毒流量”亂象得到了整治,一些顯性的違規行爲得到了遏制,但更加隱蔽和複雜的違規手段仍有較大的可能再度出現:只要自媒體追求流量的利益驅動存在,以各類無底線變種的手段攫取流量的做法就仍有可能“換個馬甲重生”。

這就意味着,守護網絡空間並非僅僅是管理部門的責任,它是一項浩大的工程:對於監管機構而言,要不斷更新監管方法和手段,在發現-治理的過程中持續總結治理經驗和治理智慧;對於自媒體平臺而言,要將更多的精力和技術投入到主體責任落實上,構築與其平臺影響力相匹配的內容管理系統;對於億萬受衆而言,要對人與媒介的關係以及互聯網空間的複雜性有更清醒的認識,做健康清朗的網絡空間秩序的守護者、捍衛者、建設者。

(作者系華東政法大學韜奮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