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看兩岸》海內知己,天涯比鄰——以文化會友

7月23日,桃園機場送別,與復旦、湖南同學、隊輔。(作者提供)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是初唐大詩人王勃,於送別好友杜少府到蜀川任官時,爲其題下的句子。千餘年後,它被一行娟秀的字跡筆記在一張明信片上,透過武漢大學孫學姐的手,印刻在我的心中。

民國112年7月,在馬英九基金會與各界多位人士的努力之下,由馬前總統邀請的陸生團訪臺行程終於成行,一趟奇幻的旅程就此展開。何其有幸,我能作爲接待武漢大學的輔導員,參加這9天8夜的兩岸破冰之旅,見證歷史性的一刻。

旅途開始之前,不斷詢問自我的是:因爲疫情,兩岸之間築起了一道冰封的高牆。如何融冰築橋,爲兩岸青年的友誼種下一根根紮實的樑柱?彼時內心百感交集,緊張與雀躍雜糅在一起。直到「以文化會友」這個答案在我心頭亮起,方爲焦慮的黑夜提供了一盞明亮的指引燈。

記憶猶新的是,初見武漢大學師生,一番寒暄後,談及福州臺灣會館,我們九天八夜的文化交流就此展開。大陸的臺灣會館舉辦過清領時期臺籍進士的展覽,我趁此之便,也向習文史的師生們介紹科舉制度在臺灣的演變,以及有「鄭氏諸葛」美譽的陳永華先生在臺灣推舉漢學的功績。

此行來臺的武大師生文組居多,學理工的文史背景又極其深厚,談及文史,大家都熱切,連同車的復旦與湖南大學都一同參與話題,好不熱鬧。猶記第六日乘火車前往花蓮時,暱稱「闖闖」的一位武大同學和我比肩而坐,我們都是蘇軾的「粉絲」,一闋〈水龍吟〉「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開啓我倆的話匣子。而東坡文豪「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悠然人生觀,更爲我們串起了貫徹古今的崇仰之情。

我就讀中文系三載,羞愧的是,米氏山水曾在故宮看過,卻不曾親睹大陸山河的風采。連江南的風景,都得從余光中文章裡的「杏花。春雨。江南。」六個方塊字去想像和找尋。大陸同學們知悉我熱愛中華文化,也滔滔不絕地和我分享自己的家鄉。寧夏銀川、河北邯鄲、北京天壇等大陸史地都在陸生朋友們的言談之中被形塑出來,堆砌在我的腦海中;而我也努力地以臺灣史地和大家交流,像這幾天遊覽的太魯閣、九份等知名景點,對應大陸城市或似張家界、或似重慶。然而臺灣土地面積狹小,可以蘊含如此豐厚的自然、人文景觀,可見真如陸生朋友們所稱:「臺灣是塊寶島」!

華人文化圈,是海峽隔不住的兩岸共情,從遊覽車上兩岸師生的「K歌比賽」,也可以略知一二。車行時間,大家的歌唱細胞就彷彿煙花一般,被一一點燃,在遊覽車上絢爛地綻放。臺灣知名歌手五月天、八三夭,甚至「臺味十足」的歌手伍佰,都在大陸朋友的歌聲中被演繹出來,活絡了整臺車的氣氛。

而最感動的場景,莫過於在餞別晚宴上,武大熊老師用崑曲演唱技法,向我分享一闋李清照的〈聲聲慢〉後,同桌的五校師生們一起舉杯,吟起了李白的〈將進酒〉,「與爾同消萬古愁」一句,正是我們當下的心緒寫照,什麼地緣上的隔閡、政治上的紛擾,都隨着大家的擁抱,被遺忘在這個時空裡。

臺灣海峽分隔了兩岸,但兩岸青年的心卻沒有因此而各自囿限。同根同源的中華文化,在兩岸交流之間搭起了便橋,讓我們相互理解、相互深交,爲兩岸和平迎來曙光。「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這是我們傳達給對岸的訊息,也是對岸釋放給我們的善意。

杜甫名作〈贈衛八處士〉中有言「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詩句中那樣的畫面、那樣的氛圍,深深地觸動我心。在面對九天八夜的合離,我不敢有「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的感慨,卻也有「無爲在歧路,兒女共沾巾」的不捨。但我始終堅信,海內知己,天涯比鄰,那刻在兩岸青年心頭上的幾個大字,終會在我們思念彼此時,相互感應着,呼喚着。期許在此行之後的將來,兩岸可以回覆正常的交流,共盼「桃李爭開兩岸芳」的那一刻。(劉秉叡/大九學堂三期學員)

(本文來源:奔騰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