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的銀行家》:以“蚯蚓眼光”解鎖世紀難題
文│劉平
圖書推薦
書名:窮人的銀行家
作者:(孟加拉)尤努斯
譯者:吳士宏
出版: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孟加拉鄉村銀行(也稱格萊珉銀行,Grameen Bank),以及其創始人穆罕默德·尤奴斯的故事,堪稱當代傳奇。他們所創造的貧困農戶小額貸款的成功模式,已經被推廣到許多國家和地區,尤其是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欠發達地區。尤奴斯教授也因此被授予2006年諾貝爾和平獎。最近,重新閱讀了尤奴斯教授的自傳《窮人的銀行家》,深感他和鄉村銀行的故事,對於今天推進銀行的社會責任建設不無借鑑和啓發。
借貸是人權
2006年,尤努斯與格萊珉銀行共同獲得2006年諾貝爾和平獎
創造奇蹟的尤努斯,20世紀40年代出生於孟加拉的吉大港,畢業於吉大港大學,獲得富爾布賴特大學獎學金後赴美,在範德比爾特大學學習並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1971年孟加拉獨立後,尤努斯放棄在美國的優裕生活,回到母校擔任經濟系主任。1974年孟加拉遭遇嚴重的饑饉,尤努斯開始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對貧困與飢餓的研究中,並在吉大港大學周邊的喬布拉村倡導實施“吉大港鄉村開發計劃”。
1976年,尤努斯開始走訪喬布拉村中一些最貧困的家庭。一個21歲的年輕農婦蘇菲亞,生有3個孩子,以編竹凳爲生。她每天只能賺取2美分的利潤。原來,竹子的成本只要5塔卡(相當於22美分)的貸款,可是這位婦女因無處貸款而買不起原材料,只好向貿易商借款。借錢的條件是編好的竹凳要賣給貿易商,價格則由後者說了算一個凳子賣5塔卡50波沙。蘇菲亞每天只能獲得50波沙(約2美分)的收入。她無法掙脫被剝削的關係,要生存下去,她就只能被商人盤剝。
這種境況使得尤努斯異常震驚,他寫道:“在大學裡的課程中我對成百上千萬美元的數額進行理論分析,但是在這兒,就在我的眼前,生與死的問題是以'分’的單位展示出來的。”此後,他自己掏出2美元,分別借給42個赤貧的婦女。這樣,她們擺脫了“契約奴隸”的身份,能夠自己購買原材料(竹子),把製成的竹凳直接到市場上去賣,從而得到儘管微薄、然而是全部的利潤。由此開始,尤努斯逐步試驗並最終創立了不需要任何抵押擔保品的“小額貸款”模式。他的理想,是看到這個世界擺脫貧困。他堅信,借貸是人權,是每個人應當享有的權利,就像人人有權獲得食物一樣;而爲窮人提供小額貸款,是消除世界性貧困的強有力武器。
蚯蚓式視角
如何看待社會上存在的貧窮現象?尤努斯說:“當你將世界放掌心僅以鳥瞰的角度去審視它時,你很容易變得傲慢自大——雖然你意識不到,一旦拉開距離,事物就會變得模糊不清。”正因爲如此尤努斯選擇了“蚯蚓”的視角。他相信,如果貼近貧窮去研究,就會更深切地理解它。
對慈善援助,尤努斯也有着自己的看法。他認爲:“我們利用慈善來回避對這個問題的認識與爲它找到一個解決辦法。慈善變成了擺脫我們的責任的一種方法。但是慈善並不是解決貧困問題的辦法,慈善使我們得以繼續過我們自己的生活,而不爲窮人的生活擔憂。慈善平息我們的良知。”
與傳統的扶貧方式不同,尤努斯反對那些強加於窮人的不切實際的培訓。他認爲:“窮人之所以窮,並非因爲沒有經過培訓或是沒有文化,而是因爲他們無法得到他們的勞動報酬。他們無力控制資本,而恰恰是控制資本的能力纔會使人們擺脫貧困。”他強調,對於那些窮人來說,“正規的學習是一件很嚇人的事,那會使他們覺得自己渺小,愚蠢,毫無用處,甚至會毀掉他們天生的能力”。
尤努斯相信窮人是有信用的羣體。孟加拉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發的國家,然而,不管自然災害多麼嚴重,鄉村銀行都要求借貸人按期還貸。尤努斯指出:堅持這條原則,是爲了保護借貸人培養起來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借貸人一遇到困難,就免除他的債務,會使他產生依賴心理,造成負面效果。尤努斯說,一旦免除一位借款人的償還責任,則可能此後要花上好幾年的艱難工作,才能恢復他們對自己能力的信心。如果村莊遭受較大的災難,鄉村銀行可以爲災民發放新的貸款,幫助他們生產自救。但他們未還的貸款不能豁免。不過,償還期可以延長。借款人如果在災害中意外死亡,鄉村銀行的人壽保險將立即發放給死者家屬撫卹金,允許他的家人成爲鄉村銀行的新借貸人。
盆栽之理論
銀行外停放着收款員的摩托車
尤努斯在談到貧困問題時,曾經把減貧比喻爲種花。我們在森林裡收集到最好的種子,種在花盆裡面。不久,我們發現,它在花盆裡面長得並不好,在森林裡卻長得很好。尤努斯認爲,這不是種子的過錯。種子是一樣的,但把種子放在一個很小的花盆裡,給它的營養太少,給它的空間太小,它就長不好。關鍵是條件,是環境,是機制。尤努斯在北京大學講演時曾指出:“貧困是設計失誤的結果,是機制失敗的結果。”他說:“我們的方法就是去改變一些機制,有了良好的機制就不會有窮人了,窮人就會擺脫貧困。”
尤努斯始終認爲,鄉村銀行是一家以營利爲目的的銀行,也可作爲非營利組織的一個以營利爲目的大企業存在:努力去營利,是爲了支付所有開銷,保護自己在未來不受打擊,並且繼續擴展。但他同時又強調,無論如何,不能純粹以逐利爲目的運作。
鄉村銀行的目標,就是逐步把借貸人的生活提升到貧困線之上具體標準包括:借貸人一家有一棟洋鐵皮屋頂的房子;有符合衛生條件的廁所;有乾淨的飲用水;每星期有300塔卡收入,足以還貸;入學年齡的孩子全能上學;全家人一天吃上三頓飽飯;隔一段時間可以體檢。事實上,到2006年,已有670萬窮人(其中94%是婦女)從鄉村銀行得到小額貸款,其中50%的窮人已經脫貧。與此同時,尤努斯的鄉村銀行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整個銀行的還款率高達99%。鄉村銀行已發展爲擁有600億塔卡資產的大銀行。
鄉村銀行的實踐充分證明,銀行盈利與公益完全可以實現良好統一。而所有這一切,都離不開嚴格的運行管理機制。鄉村銀行的小額貸款不要求任何擔保抵押物,但尤努斯所獨創的借款人考試、申報制、5戶聯保制、每週還款制等,確保了按時收回貸款,確保了銀行資金的正常運轉。
尤努斯有一個觀點,即:貸款創造在現實中能夠迅速轉化爲社會能量的經濟能量;當貸款機構與銀行制定出一些惠顧特定人羣的政策之後,該階層的經濟與社會狀況都會改善。這一點,對於我國的銀行業來說,在履行社會責任時無疑是值得深思的。
“上海市銀行博物館”官方公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