闕志克/民主規範與選戰權變的抉擇

經過六個星期的法庭攻防及不到兩天的商討考慮,十二人陪審團於五月卅日對曼哈頓地檢控告川普捏造商業紀錄的案子作出有罪判決,川普被判卅四項重罪,成爲美國史上第一位有刑事犯罪紀錄的總統。所謂重罪,指的是一年以上的犯罪,通常需入監服刑,許多美國人視重罪爲嚴重犯罪,通常不會考慮曾被判重罪的總統候選人。幾次民調顯示,有百分之五左右的川普支持者曾表示如果川普被判了重罪,不會把票投給他。

這個案子無關婚外不軌,爲掩飾婚外不軌而付封口費也沒有犯罪,但將封口費列爲律師費則犯了捏造商業紀錄罪。此罪本是輕罪,然而紐約州法律規定,如果捏造商業紀錄是爲了掩護另一項犯罪,就變成重罪。民選的曼哈頓地區檢察官認爲,川普在二○一六年總統大選中掩蓋與色情明星不軌的情事構成選舉舞弊,他捏造商業紀錄就是爲了掩蓋婚外不軌,因此以重罪起訴川普,最後陪審團也同意判爲重罪。

此案於紐約地方法院開庭以來,川普就將其定位爲拜登政府針對個人文件處理的疏忽,深文周納作政治追殺;一有機會就高聲喊冤、大呼司法不公,激起民粹迫害情結,進而鞏固基盤選民的支持。因此,重罪判決出爐後,川普的基本盤對他的支持不僅沒有降低,反而節節上升,定罪宣佈後廿四小時內川普陣營的籌款網站收到高達五千三百萬美元的小額捐款,即爲明證。

相較之下,拜登自始就對如何處理川普的司法案件下達明確指示:白宮以及白宮直接掌控的單位,包括連任競選團隊和民主黨全國委員會,都不得公開討論川普的任何刑事調查或審判。即使川普被判重罪後,拜登發表的唯一評論也跟此判決本身無關,而是聚焦於川普揚言「政治迫害」的反彈。一般而言,當總統候選人被定罪時,競選對手幾乎都會大肆張揚該事件來獲取選舉利益。因此,儘管拜登在幾乎所有民調都落後川普,但仍堅持對川普的定罪保持沉默,着實是很不尋常的選擇。

最重要的原因是拜登極力避免造成他的政府曾對川普的司法調查或審判過程施加影響的印象。一方面可削弱川普宣稱「政治迫害」的正當性,另一方面也兌現拜登在二○二○大選時「讓政府迴歸正常」的承諾,再一方面更是展現拜登個人公平競爭的體育精神和遵守民主規範的自律。反觀川普團隊則高調狂嗥「以牙還牙」,誓言從第二任開始的第一天就會要求司法部清算包括拜登在內的政治對手,並鼓勵想要在第二任政府擔任官職的共和黨籍檢察官現在就應主動調查起訴民主黨官員以爲投名狀。

不幸的是,已然極化僵固的美國社會對這兩方如此強烈對比的操作手法似乎不爲所動。紐約時報在川普定罪後的民調顯示,雖然拜登與川普支持度從三%拉近到一%,但拜登仍然落後,原因是本來支持川普但因封口費案定罪而改變心意的選民數目比預期少了很多。

川普被定罪後,沒有一個共和黨籍的總統參選人、州長或參衆議員站出來譴責川普。今天的共和黨早已不是林肯的政黨,爲求選舉勝利,曲意迎合民粹、袒護川普,不惜指鹿爲馬、顛倒是非,甚至摧毀美國政治傳統的民主規範。如今美國國勢日頹,根因之一就是共和黨的墮落造成黃鐘譭棄、瓦釜雷鳴。臺灣民進黨扭直作曲、混淆黑白、嚴人寬己、雙重標準的政黨風格與美國共和黨庶幾近之,這樣的執政黨長久下去對臺灣社會與國力的割裂與侵蝕,不容掉以輕心!

(作者爲清華大學合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