羣星觀測《寄生之子》作品研討會召開
現代快報訊(記者 陳曦)11月7日,由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中心、上海市作家協會和晉江文學城主辦的羣星觀測《寄生之子》作品研討會在線上召開。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中心主任何弘,上海市作家協會黨組成員、副主席畢勝,晉江文學城內容主編錦瑟,以及周志強、周興傑、初清華、陳海燕、詹玲、翟羽佳、陳立羣、戰玉冰、劉健、劉帥池、於楊、劉平、楊春燕、安迪斯晨風、篆愁君、長歌專家、評論家、編輯、讀者和網絡作家等20餘人參加。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中心副主任朱鋼主持研討會。
小說以寄生在人類少年體內的外星生物視角展開敘述,巧妙將第一人稱與第三人稱敘事相融合,又將主人公的年齡設置在十四歲的少年時期,使作品呈現出一種歡快、輕盈的敘事風格。小說獲選中國網絡文學2022年度影響力榜網絡小說榜,併入選《文藝批評》2022年度文學作品書單、揚子江網絡文學中心第二屆“網絡文學青春榜”年度榜單;獲2022年度微博民間網絡文學閱讀活動“晨曦杯”年度最佳作品獎等。
何弘表示,《寄生之子》的少年書寫具有一種獨特的氣質,有讀者因其飽含赤子之心的童話風格,直接將其定義爲“兒童文學作品”。作品從書寫方式、風格表現上極大拓寬了網絡文學的邊界,有效改變了人們對於這一文類的固有印象,有力證明了網絡文學不僅限於玄幻、修仙、穿越、言情這些既有的類型範疇,而且有着豐富的表現空間和深刻的價值意義。
畢勝表示,《寄生之子》作爲一部網絡科幻文學作品,既有科學性又有文學性,既有教育性又有趣味性,外星文明、平行世界等的介入使得小說呈現出一種“賽博童話”的樣式。小說邏輯嚴密、想象力豐富,以少年的純真視角,更以純真浪漫與科學幻想爲基底,蘊藏着對人類社會和生命多樣性的深刻思考。
錦瑟表示,歷經二十餘年的積累,晉江文學城已經成長爲中國大陸範圍內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女性向原創文學網站之一,誕生了一部又一部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出版作品超6000部,且多部作品頻繁登上暢銷書榜。已有220餘部晉江小說改編的影視作品,如《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花千骨》《司藤》《開端》等,反響不俗,也曾一度引領了海外讀者及觀衆瞭解中華文化的熱潮。
周志強指出,《寄生之子》一方面寫了人類之間的友情、愛情,另一方面寫了人類與寄居體之間的友誼和愛情;寫了人類對於神秘世界的恐懼,又寫了寄居體在人類世界中幻生出來的對人類的信賴和關愛。由此,《寄生之子》是在量子科學日漸揭示人類類存在的不確定性、無目的性和偶然性的時段,以一種樂觀主義的態度幻想出來的新人文主義科技神話。
隨着腦機接口人體植入技術的突破,未來現實世界可能會發生怎樣的改變?初清華認爲,《寄生之子》以想象拓展出五種新“智人”類型,反轉人類中心主義。一是以顏真、貓先生爲代表的寄生式智人,具有操控人腦神經系統的能力,甚至還具有操控其他智慧生命體意識的超能力;二是以細足蟹羣集體僞裝的袁老師、黏菌魏晶靖爲代表的擬態仿生類智人,雖然她們的本體爲非人形態,但她們很喜歡人類;三是以“小雨”爲代表的數據程序物化三次元智人,她成功誘惑了自認爲只是“爸媽完成心願爭臉面的工具”的天才少女顧語,而互換身份進入現實世界;四是可以僞裝成少女追星但在亢奮後會轉化爲液態的蒲泥怪;五是以賀致寧爲代表的本體無形但可以幻化爲人的萊帕士人,這是一種瀕臨滅絕的智慧種族,受律法保護,且享受特別補貼,具有理想品格特徵。
《寄生之子》作者羣星觀測發表創作感言說,科幻小說作品背後所承載的,是作爲碳基生物且無法發光的我們,腦中閃爍的“想象”。科幻作品是對未來的幻想,更是對人類社會、科技發展及倫理道德的深刻反思。《寄生之子》的主角在故事初始設定作爲外星生物,便是在用另一種視角來探討人類在不同情境下的可能性。
朱鋼總結指出,無論多麼的跨種族,無論文明之差如何巨大,無論科技如何智能,愛與友誼總是最樸素的必備。《寄生之子》以震撼的想象力和溫暖的人文關懷,洞悉並表達了文明和人生普遍且永恆的情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