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疫「這一天」最關鍵…捱過一般就活下來了!袁國勇:不然就完蛋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及研究團隊建立了全球首個用以研究病毒的金黃敘利亞小倉鼠實驗模型。袁國勇根據研究結果推斷,若身體不好的長者「捱到」7天,大多「一帆風順」;對年輕、身體好的患者而言,若病牀、隔離設施不足,第7天也是轉折點,可考慮入住較低級數的隔離設施。
據《香港01》報導,團隊利用「金黃敘利亞小倉鼠」作實驗。在倉鼠感染的首周,臨牀發現,染疫的倉鼠首周肺部含高病毒量,並出現呼吸、體重下降等情況,在第2日,牠們開始無精神、呼吸急速等,至第4日病情最嚴重,除了鼻黏膜發炎或脫落外,甚至肺出血,而在首日起至第6日,體重更則下降約11%。不過,至第7日起,倉鼠開始好轉,病毒量跌,並出現血清,直至第14天逐漸恢復體重。
團隊將8只倉鼠注射病毒,1日後,分別各自將健康倉鼠與牠們共處,最後全部健康倉鼠受感染。報告指出,實驗證實病毒可經緊密接觸傳播。
▲袁國勇。(圖/香港大學)
袁國勇說,若身體不好的長者捱過7天,多數「一帆風順」,若之後情況仍然差、要插喉,便完蛋了。他表示,當病牀或隔離設施不足,若過了7天后,年輕或身體好的病人可考慮較低級數的隔離設施。
此外,團隊還抽取痊癒倉鼠血清,並注射到其他倉鼠,結果發現病毒量少了九成。港大微生物學系臨牀助理教授陳福和認爲,可考慮利用康復者的血清作治療。
報告又指,若兒童受感染,他們通常只得輕微徵狀,甚至沒有症狀;大多有免疫力的成人患者,則會出現發燒、呼吸道徵狀等;長者或免疫功能低的患者中,更有機會出現腹瀉、影響肝部或腎臟功能、淋巴球或血小板減少等。
►戴口罩也要記得保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