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瞄準萬億級賽道 年輕世代攜技術出海丨投資人說

嘉賓簡介:創世夥伴資本合夥人 聶冬辰

勞動力短缺日益普遍

智能裝備賦能農業是大勢所趨

第一財經 高遠:感謝您接受第一財經專訪,目前智能技術正在改變現代農業,你們投的一家公司中科原動力做的是農業機器人,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在全世界範圍來講,農業勞動力人口的銳減,可能會是一個大概率事件。從這個角度來說,目前這一賽道在世界各國得以複製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

創世夥伴資本 聶冬辰:答案是確定的,首先、未來越來越多的智能化產品一定會滲透進越來越多日常的生活場景、以及我們工作的場景,包括我們的用戶以及企業,會越來越多接受這樣的智能化產品,這是第一。

第二,無論是發達國家歐美、日韓,它們在過去幾十年中整個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理論上生育率要在2.1以上,纔是一個能夠保持社會穩定和保持青壯勞力的一個比例結構。但現在無論是中國還是發達國家以及處於快速發展中的國家,都在這個比例之下。因此未來在越來越廣泛的範圍裡,我們會看到勞動力短缺的現狀。當有一款智能化產品,無論它是在農業、工業、服務業,如果它能夠有效地去替代舊有的傳統人力,這種智能化產品會很快的滲透到這些的場景裡。

第三,儘管像有些國家,它的勞動力人口基數還是很大,比如有過億的人口的巴基斯坦、孟加拉等這些國家,對於更高效的人力的追求以及更低的人工成本也是很現實的考慮,所以在這時當有更好的智能化的設備出現,無論是無人駕駛拖拉機,還是無人清掃車,還是搬運機器人,都可以有效地去提高單個工人的生產效率,這也是未來大量國家最核心的需求。所以從這幾點來講,這樣的需求一定是在全球範圍內更加普遍。

萬億級規模市場

機遇與風險並存

第一財經 高遠:我們也看到一組數據,目前智慧農業在國內的市場規模有5000億左右,從全球來看規模來看將達到1萬億,所以這個賽道在迅速出海,在出海的過程當中,除了某些地緣政治風險之外,我們還要有哪幾個維度的指標和風險需要考量?

創世夥伴資本 聶冬辰:無論是高科技企業還是傳統行業,當大家想走出國門,進入到整個全球化的競爭當中,其實都會面臨着不同的風險。

首先,就是如何去選擇正確的市場,這是對於所有出海的創業公司來講最重要的第一件事,因爲只有選擇對了方向,才能夠實現如何在這個國家有效地去把產品和服務提供進去,並且把企業做大。

所以我們看過去20-30年間,全球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我們總結出一個規律,比如說人口在8000萬以上的時候,這個國家就有出現小批量科技型的上市公司和獨角獸企業的機會,這個可以作爲我們一個普遍性的規律來進行衡量。

第二,當你選擇一個市場,如果它體量不夠大,但是它如果是在一個多個國家構成的單一區域,他們的居民有着共同的文化、生活習慣、語言體系、消費行爲特徵,也是一個值得去進入的市場。這個時候對這家創業公司的考驗在於,是否能夠在做好一個國家的時候,同樣把成功複製到其他國家。

經常會有創業者會認爲我在一個地區或國家做得好,順理成章,應該就可以在類似的國家也做得好。但是通常來說就進入到第二個陷阱,因爲就算國家高度相似,它依然有需求的差異化,所以這個時候可能會盲目自信。比如說你在中東地區,雖然大家都是阿拉伯語系,但是用戶的開放程度是不同的。所以當你用一個相對開放產品去進入到一些相對謹慎的國家的時候,其實你一定會面臨着一些挑戰。

第三,中國企業出海分成幾個階段,過去我們經常說一家中國企業出海,它其實面對的競爭是跟當地的外國的企業、本土企業在競爭,但是在現在這個階段,你面對的很多競爭對手不是當地企業,而是同樣和你一樣從中國走出去的企業,他們同樣有極高的用戶運營、產品創新、綜合性能力,你再用上一階段成功換來的藐視、輕視的態度,去面對同樣具有競爭力的同行,可能會失敗得很快。所以面對新的競爭態勢,需要新的這一批中國出海創業者必須要重點關注這種變化。

農業機器人來源於三個渠道 哪個更優?

第一財經 高遠:目前來看農業機器人它的產生的渠道無外乎有三個,一個是傳統的農機公司,另外是L2級別的自動輔助駕駛技術的一些公司,還有是那些擁有自動駕駛技術的機器人公司等,你們在選擇這些標的的時候,更傾向於來自於哪個渠道的創新的產品?這當中要注意哪些維度的指標?

創世夥伴資本 聶冬辰:首先我覺得這個問題是非常好的。我們是做早期投資的,第一,需要關注的就是團隊和人,他過去的一系列經驗背景,以及他對賽道的理解,客戶和用戶需求的理解,有很多團隊可能在傳統的這些農業機器人、工業機器人這個領域生存了多年,但是可能面對新的市場需求並沒有那麼敏感,這一類可能就不是我們要找的。

第二,智能化硬件產品、智能化無人駕駛這類公司,我們重點是關注它對產品的定義能力。把一臺拖拉機做成無人拖拉機,可能最先想的是把傳統的拖拉機做一些改裝,再放上一些雷達疊加一些算法,讓它實現自動駕駛,就在田間地頭去跑,這是第一階段了。就是最簡單的去把一個傳統機械加上智能化去實現,如果一家公司只能做到這個程度,對於我們來說,這也並不是我們最理想的投資標的。

像我們投的中科原動力它就是基於傳統的拖拉機不是簡單地做優化,而是做了相當程度的提升和改裝,同時還定製了多款,無論是噴灑農藥、採摘等一系列的產品矩陣,這就體現了非常強的創新性的產品定義能力。

第三,就是運營管理和銷售能力。

90後走向臺前

團隊要能夠紮在田間地頭

第一財經 高遠:你們投的中科原動力,我發現它的創始團隊大概都是90後,我們想象當中可能這些人羣是最脫離於農業社會和農業生產的一個羣體,反倒是他們做了創新的產品,您認爲這當中透露出的機會是什麼?他給未來的投資帶來的啓發又是什麼?

創世夥伴資本 聶冬辰:隨着越來越多的青年羣體,在高科技、深科技領域加入更多自己的理解,產品創新,特別是在應用場景方面的創新會極大的爆發。

就像中科原動力這個團隊一樣,他們在東北黑土地、西北產糧大區,面對土壤環境、天氣環境都是不同的,需求場景的波動巨大,這都對產品創新和技術要求帶來不同的需求。這就需要團隊能夠真的紮在田間地頭,能夠去和農民、工人、大量的一線人員待在一起,去了解他們的需求,去改變產品、做調整和優化,只有這樣才能做出下一代更智能化的產品。而正是下一代新青年創業者的特徵,他能夠結合自身高深的技術水平,結合一線的實操經驗去創造和創新。

新能源車企助力

多國避開資源優勢陷阱

第一財經 高遠:創世夥伴資本也投了一家商用汽車公司叫前晨汽車,目前也實現了對中東、南美等一些國家和地區出海。這些正是石油資源非常豐富的地區,純電的商用車反倒是受到了歡迎。它給你們的啓發究竟是什麼?

創世夥伴資本 聶冬辰:其實這個話題就是所謂的資源優勢陷阱,在全球的很多國家屬於資源型國家,它們有石油,像非洲一些國家有礦產,像委內瑞拉它們也有石油儲備,但因爲在過去一段高速發展過程中,相對依賴這樣的資源,導致它們的整體國家經濟結構相對單一,對於資源的依賴比較高。但是當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它們會發現當離開了這些資源,並沒有第二、第三支柱產業。

比如說剛纔您提到的中東地區,它們屬於思想轉變相對比較快的,它們知道可以在國家發展第一階段依賴石油資源,但當過了這個階段,必須要有新的產業去進行下一階段的支撐。所以,它們對於高科技、智能化產品的渴求、需求是大量的,我們看到有中國的很多的 AI公司、機器人公司、新能源企業,其實在廣泛的向中東地區去尋找發展機會,在這個過程中,這也是目前全世界對於產業提升的一個需求的體現。

現代團隊須具備服務全球能力

第一財經 高遠:你們所投的這幾類公司有的是從中國發跡,然後走向世界各地。你們也投了一些公司,其實他們團隊是在海外,然後有了全球化的服務能力,這兩類公司的最大的區別點在哪裡?他們的運營風險又是什麼?我們怎麼去規避這種風險?

創世夥伴資本 聶冬辰:對於這兩類公司,第一個比較大的區別在於1萬小時定律,看誰離市場足夠近。面對一個海外市場,需要創始人、核心管理團隊對這個市場有足夠多的時間的理解和接觸,才能很好地掌握需求、提供合適的產品和解決方案以及服務。

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從海外目標市場長出來的團隊,對市場的熟悉程度更高,而一個來自中國的團隊進入到這樣的海外市場,它需要團隊有很強的快速學習能力,以及你深扎當地的能力,通過長時間和學習能力去生長出對本地市場的深刻理解。

第二大差異就是除了我們的AI、軟件、大數據、互聯網應用出海之外,很大一部分的出海企業其實它是具有軟硬結合的產品服務能力,它可能是智能化的硬件產品,無論是新能源車、機器人、硬件產品,這其實是背靠中國強大的供應鏈來實現的。應該說這兩類企業各有利弊,對市場的理解也有所不同,對中國供應鏈的熟悉程度不同,以及當地文化、競爭意識等都有蠻大差異。

全球化組織形態新挑戰

這些能力不可少

第一財經 高遠:40年前很多的國家的人員、技術、產品到中國市場來,現在是一個反向流動,這對於任何一家企業來講在組織形態、組織形式都提出了非常大的挑戰。你們在選擇這些團隊的時候,會更看重這些團隊哪些特質?

創世夥伴資本 聶冬辰:第一,還是關注人本身。任何一件事,如果是一流的人,可以把一個三流的事情做得很好,這需要有足夠強的學習能力,這也是最重要的,特別是面對很多陌生的環境時。

第二、我們就總結了一個“獨角獸三定率”。第一,越野定律,作爲創始人和創業團隊必須要有清晰的意識,就像越野一樣,越野賽可能是長跑、游泳、爬山,如果想在賽道成功,團隊和未來成長的能力模塊就必須至少能覆蓋這三項能力;第二,紅燈定律,在和對手同樣在賽道上去競爭的時候,在每一個紅燈比對方稍微快一步、準確一點,未來企業發展就要比競爭對手更好一些,這其實考驗的是創始人和團隊的戰略能力,是不是對賽道未來的發展方向有足夠清晰的理解和預判;第三,火箭定律,團隊是不是能夠在比較長的一段週期,無論面對什麼樣的環境,能夠快速補充需要的人,能夠把一些跟不上腳步的人進行合理安排,讓整個公司在一個高速發展階段不斷的去進步,所以這是我們去看創業團隊比較核心的幾個點。

免責聲明:

本文所載內容僅供專業投資者參考使用。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所載信息或所述意見並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攝像:李 威 侯天一 )

值班編輯: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