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城市,應當創造“可持續”典範
原標題:人民城市,應當創造“可持續”典範
今天是又一個世界城市日。這個由中國倡議、從上海出發、爲城市量身定製的節日已經走過整整十年,全球可持續發展城市獎(上海獎)也將首次走出國門,在埃及亞歷山大港頒發,將中國的城市理念特別是人民城市理念傳向世界。
再過兩天,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提出人民城市理念五週年。今天同步開幕的2024上海國際城市與建築博覽會,專門設立“人民城市建設成果展”,從城市煥新、宜居安居、綠色低碳、智慧賦能等四個側面,集中展示五年來上海在城市建設、運行、治理領域踐行人民城市理念的生動案例。
城市日、上海獎、城博會,指向的追求都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這一來自上海世博會的主題,並不是一個天然的既成事實,它需要城市和其中的人孜孜以求。讓這個命題成立,可持續發展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世界城市發展早已印證,如果盲目擴張、竭澤而漁、一味追求短期效應,非但不會帶來美好生活,反而會造成嚴重後果和沉重負擔。城市病暴發,無非是時間問題。
人民城市建設的一大要務,就是盡最大努力避免城市病,特別是超大城市特有的那些城市病。換言之,真正的人民城市,應當在可持續發展上創造樣本、成爲典範。這就必須有自覺的環境意識、成本意識、績效意識,以更爲科學、合理、可持續的發展路徑,來源源不斷地爲人民創造福祉。這正是每一個世界城市日需要我們思考的命題,在人民城市理念提出五週年的當下,又具有特別的意義。
兩週前,上海曾圍繞當下大熱的“ESG”(即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議題舉辦一場規模浩大的“全球領導者大會”。這是一項提出已有20年的綜合性評估框架,之所以在當下再啓熱潮,顯然是與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求相呼應。這既是評估企業治理績效的框架,同樣可以視作城市發展和治理水平的分析框架。也就是說,一座可持續的城市,其各項決策,都必須綜合考慮環境承載力、社會效應和治理成本,在一個又一個精妙的動態平衡中追求最大價值,體現治理能力。
顯然,這並不是單純依賴資源投入就能實現的——一味的資源投入往往不能確保長期效果,何況當前許多方面的資源面臨各種約束,要創造福祉,必須找到新路。這條新路,本質上就是可持續發展之路。當我們藉助這樣的框架,來重新考量人民城市建設中的種種棘手問題,就更能理解“可持續”之於人民城市的獨特深意。
比如城市更新,在土地空間、資金成本、風貌保護紅線等各種約束不斷趨緊,同時又承載萬衆期待的情況之下,如何破題一個個“不可能三角”,找到羣衆接受意願、市場參與動力、財政承受程度的平衡點,進而形成各方協同共治的格局,這就同時考驗着技術創新、制度創新。
許多民生實事、民心工程也是如此。“砸錢”“砸物”難以爲繼,政府大包大攬也會力不從心,怎樣尋求綜合成本更可控、內生動力更足的實施路徑,讓“好事”得以持久,甚至形成正向循環,而不是曇花一現,抑或帶來次生隱患?
又比如,當各種可預期或不可預期的風險隨時挑戰城市韌性之時,城市何以超越傳統的被動應對、人海戰術,更主動、更精準、更智能地進行研判、處理,有效應對化解危機?
如此種種,都是人民城市在今天面臨的現實考題,考驗着治理現代化水平,也考驗着每一個管理者、每一個參與主體的智慧與膽識。借城市日之機,我們不妨再一次細細思考這些問題,在對新技術、新模式高度敏銳以及深刻體察社會需求的基礎上,更加精細地算一算成本賬、綜合賬、長遠賬、民心賬——算明白了這些賬,也就離“可持續發展”更近了一步,離“讓生活更美好”的城市更近了一步。(朱珉迕)
來源:解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