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福島核廢水 清華模擬擴散:240天後到中國沿海

清華大學所做有關氚的宏觀擴散模擬結果。(取材自每日經濟新聞)

日本稱24日起向海洋排放福島第一核電站核廢水,引發中國強烈不滿,促日本「撤銷錯誤決定」,並警告若日方一意孤行就要承擔歷史責任。據清華大學研究,日本若如期排放,核廢水預計240天后到達中國沿海,1200天后到達北美沿岸並覆蓋幾乎整個北太平洋。外媒稱中國對日本排放核廢水的反應「官熱民冷」,不過,中國網上已有網民發起抵制日貨表達抗議。

據都市快報報導,早在2021年,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海洋工程研究院院士張建民、副教授胡振中團隊就從宏觀和微觀兩種角度,做了福島核廢水在太平洋擴散機理的實驗。宏觀模擬結果表明,核廢水在排放後240天就會到達中國沿岸海域,1200天后將到達北美沿岸並覆蓋幾乎整個北太平洋。

隨後,污染物一邊在赤道洋流的作用下沿着美洲海岸向南太平洋快速擴散,另一邊通過澳洲北部海域向印度洋轉移。隨着時間的推移,污染物高濃度區域將沿着35°N線附近向東延伸,擴散到北美附近海域。在第2400天時,中國東南沿海呈現濃度較低的淺粉色,而北美西側海域已基本被濃度較高的紅色覆蓋。

研究人員並選取日本宮崎、中國上海和美國聖地牙哥這三個沿海城市對比發現,在第4000天時聖地牙哥附近的污染物濃度大約爲0.01個單位,是宮崎的三倍、上海的40倍左右。原因主要是日本附近強烈的洋流作用,大部分污染物不會沿着陸地邊緣向南北方向遷移,而是隨着北太平洋暖流向東擴散。

這一結果也意味着,在覈廢水排放的早期,應主要考慮它對亞洲沿岸的影響。但在後期,由於北美沿岸海域的污染物濃度將持續高於大部分東亞沿岸海域,需要重點關注北美沿岸海域的受影響情況。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3日對於日本排放核廢水一事迴應稱,外交部副部長孫衛東22日已召見日本駐華大使垂秀夫,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並警告日方若一意孤行就要承擔歷史責任。

自由亞洲電臺報導,相較於中國官方的強烈反應,中國民間對此事件的反應卻相對冷淡。報導引述一位未具名的中國民衆把福島排放與上海附近的秦山核電場相比:「它這次總的排放量還沒有中國秦山一年的多。有必要擔心嗎?」

不過微博上有一些網民對中國目前的態度「不夠強硬」表示不滿:「光譴責不行動麼?能不能來一個大規模有殺傷力的抵制行動」,「抵制日貨」,「建議支持排放的人集體喝掉」。

鳥瞰日本福島縣大熊町遭受海嘯破壞的福島第一核電站的處理水儲罐。(路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