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實施基層衛生強基工程?國家發展改革委:支持更多縣級醫院與鄉鎮基層醫衛機構組建“聯合體”,更新配備急需的CT、B超等設備
3月6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舉行經濟主題記者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鄭柵潔出席記者會,就發展改革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今年兩會,代表委員們在民生領域反映了不少新期待,羣衆討論最多的也是民生話題,國家發展改革委在今年的工作中會有哪些針對性的舉措?
鄭柵潔在回答媒體記者上述提問時表示,高質量發展,歸根結底是要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並且讓日子越過越好。過去一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的增量政策、增量資金,都優先支持民生這件頭等大事。2025年,將繼續把努力解決羣衆“急難愁盼”問題作爲民生工作的重點。
加力實施醫療衛生強基工程
鄭柵潔在記者會上表示,將加力解決羣衆的“難事”。比如看病就醫,部分基層醫院缺人才、缺設備,羣衆看病經常要去大城市、大醫院。今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實施醫療衛生強基工程,爲人口較多的縣鄉兩級配齊急需的醫療設備,健全高水平醫學人才向縣鄉下沉等機制,力爭實現“小病不出市縣、日常疾病在基層解決”。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是人民羣衆健康的“守門人”。記者從國家發展改革委獲悉,國家發展改革委加力實施醫療衛生強基工程,支持更多的縣級醫院與鄉鎮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組建“聯合體”,更新配備急需的CT、B超、血液透析等醫療設備,改造提升病房等基礎條件,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向基層下沉、向羣衆身邊延伸。
關於醫療衛生強基工程進展,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袁達在此前召開的國新辦發佈會上介紹,2024年有關部門安排100億元支持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爲縣級醫院和鄉鎮衛生院更新CT、B超、血液透析等醫療設備;實施病房改造提升行動,改造升級2~3人間病房3萬間。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實施醫療衛生強基工程”也被寫入了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提出,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佈局,實施醫療衛生強基工程。
加快推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均衡佈局
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是關係到億萬羣衆便利就醫的大事。對此,鄭柵潔表示,加快推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均衡佈局,儘快完成已規劃的125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任務,通過大醫院知名專家長駐坐診、遠程診療,讓更多羣衆更加方便地享受高水平醫療服務。
記者從國家發展改革委獲悉,國家發展改革委緊緊圍繞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教育、醫療、養老、托育等方面持續加大投入,改造升級醫院病房3萬間,推進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注重內涵品質提升,加強腫瘤、心腦血管、兒科、精神衛生等緊缺專科建設,加大當地醫務人員培養力度,提升自我“造血”能力,讓更多羣衆在家門口就近享受高水平醫療服務。
近年來,推進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取得積極成效。2019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多部門印發《區域醫療中心建設試點工作方案》。5年來,我國已有125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項目落地實施,1400餘項診療技術在受援省份得到應用,跨省、跨區域就醫明顯減少,爲實現“看大病在本省解決”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