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中方反擊,第一下就得打疼"
(原標題:"若中方反擊,第一下就得打疼")
► 文 觀察者網 阮佳琪
特朗普在競選期間不斷重申的全面關稅威脅,始終如一柄達摩克利斯之劍,高懸於美國企業的頭頂。
當地時間15日,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援引多名專家的分析稱,特朗普的新一屆政府人選“羣鷹薈萃”,其貿易和外交政策團隊表現出非常明顯的對華鷹派路線。這使得美國公司愈發擔憂,美方挑起的關稅戰和對華“脫鉤”之舉,可能會阻礙他們在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發展前景。他們也擔心,美國強硬對華政策所引發的中方反制也會“殃及池魚”。
美國服裝店 《紐約時報》
CNBC報道稱,特朗普威脅對中國進口產品加徵60%的關稅,揚言要結束對中國的依賴,這就已經足以引發嚴重混亂:美國企業不得不費盡心思尋找其他供應來源,美國消費者需要付出高昂代價爲關稅政策買單,本就嚴峻的失業問題更會因此雪上加霜。
報道援引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與牛津經濟研究院的聯合調研數據稱,新一輪針鋒相對的關稅戰可能導致美國“永久性的收入損失”,並且“迫使企業削減工作崗位和投資計劃”,到2025年淨流失工作崗位將多達80.1萬個。
報告還預測稱,助力特朗普重回白宮的搖擺州內華達州、亞利桑那州和紅州佛羅里達州,將是受關稅打擊最嚴重的州,這些州的經濟高度依賴於消費需求。此外,印第安納州、堪薩斯州、密歇根州和俄亥俄州等以製造業爲主的州也會遭受重創。
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高級顧問肯尼迪(Scott Kennedy)對CNBC表示,特朗普新政府的行動如果被視爲或被解讀爲發起“經濟戰”,中國可能會採取更嚴厲的迴應。
“這種迴應將不僅限於反徵關稅,中國可能會盡其所能地予以反擊。”他補充說。
“中國這回在反制上可能會擴大自己的工具包。”CNBC報道稱,除了反徵關稅,中國還有可能採取削減美國農產品的採購、加強對美國工業關鍵原材料的出口管制等反制措施。
中國美國商會總裁邁克爾·哈特(Michael Hart,中文名:何邁可)還擔心,特朗普政府的強硬態度會引起中國消費者民族主義情緒的反彈,這會殃及那些沒有戰略意義、本身沒有爭議、也沒有受到出口管制的美國消費品牌。
“自新冠疫情以來,美國企業一直在尋求供應鏈的多樣化和強化,但過去幾十年在中國發展起來的供應鏈和製造業仍然沒有簡單可靠的替代品。”他對CNBC說,“最糟糕”的情況是,美國品牌可能會不受中國消費者青睞,甚至是抵制情緒。
擁有30年中國研究經驗的商業顧問麥格雷戈(James McGregor)也認爲,在中國開展業務的美國公司可能會面臨被逐步擠出中國市場,並被本土和其他國家產品取而代之的危機。
當地時間11月6日,特朗普宣佈贏得美國大選
2018年,特朗普在第一屆任期時悍然挑起對華貿易戰,無理對每年價值數千億美元自華進口商品加徵關稅,嚴重破壞中美雙邊關係和全球貿易環境,其惡劣影響至今未消。
爲維護國家利益和多邊貿易體制,中方對部分自美進口商品採取加徵關稅的反制措施,同時訴諸世界貿易組織(WTO)爭端解決機制。WTO於2020年裁定特朗普政府對華關稅非法,中方對有關裁決表示讚賞。
《華盛頓郵報》15日援引專家分析稱,新一輪貿易戰當然會給中國帶來挑戰,但在第二個“特朗普時代”,相對於6年前,中方這次不會措手不及,將“更明智”地應對,也做好了“更充分的準備”進行反擊。
“這一次,我認爲(中國)政府會準備得更周全。”新加坡管理大學國際貿易專家梅園指出,試圖將中國從全球供應鏈中剔除的做法,會讓全球企業都感到痛苦。
“你可能會認爲有一些國家會從中受益。”他補充說,“但這種認識並不全面,因爲今天的貿易已高度一體化。”
在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王義桅看來,如果特朗普故技重施,中國會在新貿易戰的第一輪就迅速發起反擊,爲後續談判積累籌碼。
“中方肯定會反擊。”他強調,第一下反擊就得“打痛”美方,“我們要讓特朗普明白,如果你這樣做,在其他方面要付出的代價可能會更高。”
中國和美國國旗 資料圖
《華郵》特別提到,除了更多的應對措施,中國不斷增強的獨立自主能力,也讓使其更有能力控制貿易緊張局勢。在過去4年,中國的核心目標之一就是尋求各領域的自給自足,不再過度依賴外國的尖端技術和農產品。
在這方面,中國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王義桅也因此樂觀認爲,所謂中美經濟“脫鉤”問題在短期內肯定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但它在一定程度上也促使了今天的中國更加獨立,而且這無法改變中國仍然是巨大市場和世界工廠這一長期事實。
另一方面,中國也在持續增強進出口產品的多樣化。過去十年間,中國對東南亞和拉丁美洲的出口增長了四分之三以上;爲了分散農產品進口過於依賴單一國家的市場風險,中國近來還增加了從巴西、俄羅斯等國的糧食進口,使得從美國的進口比重出現下降。
總部位於北京的諮詢公司Trivium China的農業分析師佩(Even Pay)表示,面對第二屆特朗普政府,中國政府現在有信心做出更強硬的反擊,“因爲現在的他們清楚自己的食品來自哪裡,而且不再過度依賴美國。”
和很多專家的看法類似,佩也認爲,中國很可能會重拾打擊美國農產品的打法,因爲美國農民是特朗普的重要政治支持者。上一輪中美貿易戰中,美國農民因華盛頓的一意孤行而元氣大傷,特朗普政府最終不得不開出鉅額補貼才平息民憤。
佩分析稱,“如果在特朗普執政頭兩年發生的事情真的擾亂了農業經營,你完全可以想象美國中期選舉的結果將會是另一個走向。”
但無論如何,正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上週在談及中美經貿問題時所說的那樣,中方一貫認爲貿易戰沒有贏家,也不利於世界。保護主義是開歷史倒車,中方始終秉持最大誠意,堅持通過談判磋商解決分歧。
“作爲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中美合作可以辦成很多大事好事,應該把合作清單拉得越來越長。”11月7日,中國駐美國大使謝鋒在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紀念中美建交45週年晚宴上以視頻形式發表致辭時表示,歷史已經證明,中美建交是兩國雙贏、世界共贏的大好事。打關稅戰、貿易戰、科技戰、產業戰沒有贏家,保護主義保護的是落後,失去的是未來。